记编辑略评

总的来说,有潜力!
优点:有诚意的写作,很真,很纯。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滥用意象和技巧,这把诗最本质、最可贵的东西都淹没了
缺点:能看出比较“嫩”,语言还可以更丰富、更凝练。
新批评有个观点,叫做“意识最大化”,就是把最丰富的诗情、诗意放在最“精华”的诗句里。所以,为自己寻找意象、技巧的多样化,还是必要的,这需要练习来磨合。
跟个白痴编辑撕逼,还不如去看一些能提高自己的诗和诗论。

略点评一二:

声音
光、水
一定在不远处

与你的呼吸融为一体

像时间未曾在我们身上流过
像世界只存在过我们两个人


【这种写法就很好。很有想象力、很独特的个人感受。包括“一定”这样的词,用得非常到位。】

鲜花,会凋去
一排排文字,在冰凉的墓碑上
清晰,呼唤着我曾经的名


【这样的就很好。“文字”和“冰凉”放在一起,很陌生,但很有冲击力。
诗歌中尽量不用形容词,只用实词。不用直抒胸臆的,而是用象征、隐喻。】

我写的,不是诗
是情书,是寄托

我写的,不是诗
是遗书,是挽歌


【这样的就不够简练,不如只写一句“我写的,不是诗。”不是诗,那是什么呢?让读者去意会好了。这样诗的那种“言有尽意无穷”的味道能就出来了。】

一粒种子
长成了刺
长成了矛
长成了所有尖状物的代表
愤怒地插在大地上

它孤单地站在大地上
是所有尖状物的代表

它沉默地躺在大地下
化作下一棵刺的养料


【这种人格化的写法也很好。诗就像藏着的拳头和被压的弹簧一样,要有一种“势能”,意象、字句之间有“张力”。甚至“跨行”都能表达意思。表面上不让读者看清楚,但是却又暗示读者,它背后藏着很多东西】

【诗无达诂,其实也没有什么“本质”可言,如果一定要说到诗的“本质”,马拉美把诗歌和散文区别开,他认为诗是非日常的,纯粹的,而散文是日常化的。他推崇“诗”而贬抑“散文”,这就是马拉美的纯诗理论,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诗影响很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