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想法很多,却总是表达不出来?
读了这么多的书,时常会有不断迸发的灵感出现,可是我发现,当我想要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表述不好,甚至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跟我想表达的意思根本不沾边。
于是,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想,这应该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背后肯定有个不为人知的机制在起作用,但由于始终想不通,我便暂时放下了。
终于,某天读书时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思想与语言并不对等,思想先于语言,语言被创造就是用来表达思想的。但是,思想在被哪怕是最精准语言表述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失去了原本真义的一半。这好像是黑格尔说过的话,原话是什么,我不记得了。
同样的话,佛经里也有记载,佛说,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讲法如掌上叶。意思是我所知道的佛法是树上的活叶子,可一旦我讲经把它讲出来,它已经是从树上摘下来摆在手上的死叶子了。
我终于明白我为何用语言表述不清我的想法了。
亚里士多德说,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而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我根本没有把头脑里的思想一一对应它所能表达的最恰当的语言符号,我又如何能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我的想法呢。
我必须让语言跟我头脑里思想产生连接,一一对应。而这,需要思考的参与,思考的过程就是碰撞和连接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思考,你才能让思想跟各种语言不断的碰撞产生连接,思想才能通过连接最恰当的语言顺畅的表达出来。
如果说,思考是思想与语言的碰撞和连接,那文字就是思考的最直接呈现。你思考的越成熟,你的文字就越老练。你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就说明你缺乏思考,缺少思想与语言的碰撞,缺失思想与语言的连接。
由此可见,你需要的不是表达能力,你需要的是思考能力,只有思考能力增强了,你的表达能力才能提高。思考才是表达的灵魂,缺乏思考的表达,如同行尸走肉。
2)想创作的时候没有灵感怎么办?
说下灵感,其实灵感就是概念与概念的碰撞,思想的核心本质就是你大脑里面诸多的概念,概念相互碰撞产生连接形成思想。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灵感就是对概念与概念的思考。
为什么别人信手拈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读来如沐春风又受益匪浅。而你抠破脑瓜子花费大量时间写出来的根本就只是把一堆文字七零八落的拼凑。不是别人比你聪明,而是他头脑里吸取的概念足够多,积极思考下形成的想法或者说灵感足够多。或者最直接的说,人家的书读的比你多。
有人说,读书没什么用,读过就忘了。没错,一本书读完后你很难记住其中只言片语。然而,读书,不是让你去记书中的某些金句名言。一本好书,读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你大脑里种植了一个新概念。你得到一个从来你不曾想到的概念,并且这个概念从你得到的那一刻起,永远不会忘。
吸收新概念,这才是读书的本质。当你大脑里有各种各样丰富的概念存在,你才能对这个世界进行理解,你吸收的概念越多,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才越接近真相。
3)如何让大脑自动的为你创作?
创作就是灵感的文字表达,就是概念的思考与语言连接的直接呈现。概念用文字呈现就是一系列的实词,实词是有意义的词,如:中国、世界、经济、时间、资源、新闻、作家等等。与实词对应的就是虚词,而虚词是没有意义的,如:那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等等。
文章就是实词与实词之间通过虚词的感知与连接形成的一个系统结构。实词通过与虚词的组合,连接形成句子,句子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让人耳目一新或拍案叫绝,就是它在这其中肯定有从未发生过的词性组合和连接。当实词与虚词发生新的连接,就会产生新的感知,这种感知会激发新的美学认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实词与实词之间有新的连接,那就是概念的连接与融合,这会引发新的概念出现,自然会让人拍案叫绝。
当你觉得灵感匮乏的时候,不妨随便写下你头脑里的各种实词,尽量多写,然后大脑自由想象将这些实词进行任意组合,也许,一个绝妙的灵感就会出现。
此外,你需要不停的读书,这样你头脑里的概念越多,一旦你勤于思考,灵感就产生的越多。
4)想要大脑自动进行创作,应该怎么做?
1、你需要多读书,多吸取概念,以便于激发灵感,提升你的思想;
2、你需要多思考,让思想与语言连接,以提升你的表达能力;
3、你需要多写作,写作是对思考的优化,是对美学的感知。
当你的积累足够多的时候,你就能深刻的理解写作的精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