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亚丁和四姑娘山耳闻已久,从各种图片上看,其美艳并不及九寨沟,但或许稻城能给人“世之奇伟瑰怪,多在险远”的体验感,而九寨沟却如同欣赏一幅糖水照片,虽美艳而无深度,更无体验感,于我,也就更喜欢稻城一些。况且,我还带着一丝朝圣的心情准备这次稻城的旅行,因为我要带我女儿同去。
女儿正上高一,她对稻城亚丁的印象主要来自《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很巧的我也偶然两次在央视电影频道看到这部电影。说是偶然,是因为一般晚上时间我大多会开着电视,随便选一台不吵闹的频道,调一个不大的声音,让它成为我看书的背景,就是这样漫无目的的情况下,还能两次遇到,或许有些天意了。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并不知道这就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因为电影已演过很长的一段,我看到的已经是荔枝大清早去叫醒茅十八的那一幕。后来的一次是从头看起,直到荔枝叫醒茅十八的那一幕,才知道以前看过的那一半就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影片是一部青春偶像剧,剧情其实比较一般,讲述年轻人对爱情、事业、生活的率真、迷茫、追求与坚守。人生其实就是如此,一个人心里坚守什么,就会努力去做,虽然最后不一定都能达到,但一定可以离坚守的目标更近些,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青年,心里越早播下坚守的种子,越能从容的去追求,坚守的种子越有可能更早萌芽,并长得更丰茂些。经过电影的渲染,稻城亚丁俨然已经成为坚守美好的圣城,那里一定适合播撒坚守的种子。
中年,曾有人形容它是“狗日的中年”。从年轻人的角度看,中年可能意味着稳定与从容,可中年人自己却看到太多的现实与无奈。中年的从容或许有些,但这大多是妥协的结果,曾经的激情与梦想呢?我们可曾坚守过什么吗?还有几个中年能有苏轼般“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而旅行,特别是艰苦而瑰丽的旅行,恰恰最能唤起他心中曾经的梦想与坚守,就如我去年国庆节游览北疆,一路美景唤醒了我写文章的潜能。毕竟如我这般的中年人,能说心里话的朋友已经难有几个,加上生活和事业的奔忙,这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少了,可心里有些话,有些事总需要倾诉和捋清,通过写文章这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许多事情就这样想得清了,拿得起了,也放得下了。北疆的旅行,我找到一个可以倾诉沟通的“朋友”,稻城,你会带给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