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参加了一场有关拖延症的活动,在讲师分享所有有关于拖延症的表现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长达好几页ppt的描述文字,在我的生活中竟然全中!
这个事实深深的震惊了我,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拖延”这个词已蔓延在我的生活当中!
不由得开始反思,拖延这一行为在我的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一反思,就追溯回了我的中学时代。记得在小学时,我还是一个喜欢在第一时间就完成作业然后出去玩的人,然而上到初中,随着学业的加重,家长焦虑的情绪也开始加重,每次欢快的把作业写完准备去玩的时候,耳边常会飘来这样一句话“你只是把作业写完了,今天学的课程完全掌握了没?明天的课程预习了吗?要不要把你哪哪哪本辅导书再做做吧?加强一下嘛”……由此演变到高中时代,不到睡觉的前一刻,作业是绝对不会完成的,装着写作业的样子,实际上在干别的事。这样的行事习惯也让我养成了二个坏习惯,一是不到 deadline,不去考虑完成任务的事情;一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能够集中精力,很容易陷入被别人夸奖“你这么努力,这么辛苦”、以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被人同情的怪圈。
而所谓的拖延症其实并非一种病,它只是对拖延这一事件所有表现行为的统称。那么其实也谈不上治疗,要改变,可以直接从执行上入手,不用过多地把时间花在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上。
有助于缓解拖延这一行为的方法,分享讲师介绍了两个:
*一是自由书写. 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随意的在纸上写下所有脑子里想的东西,哪怕此刻想的是“哎呀,我不知道我要写什么呀,我脑子好空白呀”诸如此类的话,操作的关键是,不要停笔去思考,不停地写,时间到就停。在实验中会发现,经过最开始脑子里的杂乱无章之后,思路会渐渐得清晰起来,所以对自己高要求的童鞋不用担心自己写的都是没质量的东西
*二是番茄工作法,此法网上流传甚广,随便一搜就好多,在此就不详细做介绍了。
。
。
。
。
。
其实这篇文章的完成也是一次拖延行为的产物。前一天晚上写好的初稿,今晚8点开始修改,原定9点交,而此刻临近完成已经是00:30分,原本一小时就能完成的拖了将近5个小时去完成。因此还顺延了今晚留给写日记的时间。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