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很庆幸遇到一个老师,对我的激励和鼓舞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从前我很渴望成为她那样的人,教书育人,无悔青春的奉献。
“柒月,你来我办公室。这篇作文写的不错,你看看,看完了跟我说说你的感受。”我站在她批改作业的桌子旁,静下心来仔细读同学的作文。
良久,我对她说:“老师,我读完了,她作文的修辞是我们新学的,开头和结尾相呼应”
“除了这些,全文字迹工整,通篇没有一个错字,还有一个排比……”
类似的场景很多很多,她对我来说是老师,是我另一位母亲,是启蒙者,是引路人。小山村的欢声笑语总是很简单,而她也成为了我欢乐的源泉之一,不断地鼓励着我。就像毕业留言那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直到后来我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再后来,父亲花钱托关系带我去县城上了初中,做了插班生。第一次离开家比较远,激动和惶恐不安交织着,我背着书包,拿着收拾的书包,走向了这所中学。我很害怕父亲,从小父亲就在外面打工补贴家用,没读过多少书,格局也仅限于对我们温声细语,教我学数学,学写字。我的认知生涯是从挨打和哭声开始的,幸运的是,我后来遇见了我的语文兼英语老师。
第一次走进偌大的校园,我大脑飞速直转的记着路线,那种渺小感和孤独感至今我还感同身受。那是对未知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坚定。我学业的基石打的很牢固,在高二之前,我也始终是个学霸。
但至今都遗憾的是,我没有在中学的时候去看过我的恩师,永远都无法释怀,我也没有记住她的电话号码,更不知道她是从哪跌落的天使。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清晰深刻的记着她,喜欢追随她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坚定,会很重感情。
年少无知的错,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只是让我更清晰的懂的某些重要的意义,她成为了我的回忆,支撑着我不断前行。
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想起她。我好像很真切的看到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化着精致的妆容,台下有许多满脸笑意的嘉宾……她怀里抱着宝宝,温柔的一点都不像批评错题的她……
门外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美好的宁静,我睁开了眼睛,大脑却短时间开始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