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10岁男孩嫌家穷:你们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说的是一位天赋异禀、仅有10岁的男孩,学习能力很强,很有心计,对自己的未来也很有规划,深得老师赞赏、邻人艳羡,自视甚高,对自己的生身父母却甚是鄙夷,认为父母不配有他这样的儿子,坚决反对父母生二胎,说是祸害了他还不够,还想生出来一个再继续祸害,而且声称如果父母生下了弟妹,他就不再学习了,反正再努力学习也改变不了先天劣势,学习有什么用呢?
写这篇文章的人把他和祁同伟相提并论,口诛笔伐,其中有些话也有些道理,只是,所比非人,印象中,祁同伟可能有诸多不是,但此人好像并不鄙薄父母,对自己的穷亲戚们还多方眷顾,祁同伟似乎还没有这天才孩童的彻底和决绝。
说得出这样的话,这孩子的确够冷血的,够自私的。但这孩子的说法,仅是这一个孩子所有的吗?其他的孩子有没有类似的说法,我就亲耳听说一个孩子也是这么说的,而且是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大学本科生,说得还比这个更难听。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多少孩子、多少成人虽然没有说出口,心里却也是这么想的?可怕的也不是这个孩子,而是孕育了这个孩子甚至更多的孩子和成人的类似观点的土壤。
这是什么样的土壤啊?让人以得到为荣,以付出为耻。不少相亲节目中,有些女孩的择偶观念令人瞠目结舌: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有钱无贷,年薪一定要在女方之上,独子,父母身体健康、生活自理,不会给儿子造成任何负担和麻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拒绝与公婆同住……这样的要求背后是什么呢?男方有房有车有钱无贷,一般适婚年龄的男性有多少能够凭自己的本事做到这些呢?多半是父母给的,好多房车是父母贷款买的,要求男性无贷,就是要求父母还贷吧,就是要求父母用自己的下半辈子的血汗来保障他们有房有车吧?这些要求的背后的逻辑是:男方父母的票子、房子和儿子都是我的,他父母的贷款及其他与我无关。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呀?什么样的土壤才能生出这样的观念?
想要得到的时候,按中国传统和习惯做法来,房子票子彩礼一样不少;需要付出的时候,按西方的观念来,父母需要和孩子保持界限感,父母能帮孩子的时候尽量帮,帮不了的时候不要给孩子添麻烦。最近一部收视率还算不错的电视剧《我们的爱》中,更是宣扬父母养大儿女带大孙辈后,坚决自觉自愿进养老院,这种视角这种说辞,不知道是编剧、导演和/或演员们的个人意识还是他们的共识?
主张人具有独立意识、需要自立自理,是社会进步。如果要求老人们自理自立,那么,孩子要先做到自理自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逐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其他事情,从18岁开始打工挣钱,从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起开始自理自立,不再要父母一分钱,不要父母买车买房,从此之后,一切都靠自己打拼,有什么样的能力过什么样的生活,在孩子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再要求父母自立自理,还说得过去,这才是真正的界限感。
孩子向父母索要的时候,说你们就我一个,你们的还不都是我的,不给我给谁?我的事就是你们的事,我就是你们一辈子的事业,你们活一辈子不都是为了我吗?父母需要孩子的时候,说我们小两口要担负4个老人,我们也要工作,你们能不能省省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如此说法,对得起自己的心吗?难道父母不是在养子女,而是在还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吗?
当下的家庭伦理观念有些混乱,所谓的独立和自理自立意识,都是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被强调利用。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当父母的,要从当下活出自己来,自己首先要具有独立和自理自立意识,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从孕育孩子起就要明白我孕育了另外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从我而来,但并不属于我,他(她)属于他(她)自己,从胎教开始从情感、家务等方面逐步培养、加强自己和孩子独立和自理自立意识,让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把学习狭隘化,更不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把“狭隘的学习”视为第一要务,只要求孩子学习,其他所有事物都统统代劳,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在前付出没有。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眼里除了自己之外,连父母都没有,哪里还懂得感恩?连付出的意识都没有,哪里还有付出的想法和能力呢?
上文中那位10岁的孩子说出那样的话来,有些可恨,但更加可怜。有类似想法和说法的人绝不止这孩子一个,不是孩子们的错,也不是一句两句多句道德评判可以解决问题的。孩子是他周边现实的反映,是所在环境的缩影,不能单怪孩子,更应该反思我们自身,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所有该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