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很难早睡,也觉得喜欢晚上思考一些事情,大概晚上适合深度思考,所以习惯性失眠的人大多很聪明(比如师兄)。我依旧觉得这样的生活不适合我,所以,以后还是要尽快步入正轨。
最近常常想一个问题。善良,在成人的世界里究竟是怎么定义的?思考越多越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从来都不是。教科书告诉我善良的人会乐于并且常常帮助他人,温柔友善且无私奉献。妈妈告诉我,善良的人一般会喜欢小动物、小孩子。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很无私,也完全对小动物、小孩子无感。所以,从理论与常识角度看,我都不是一个善良的人。
但我的体验又似乎告诉我,成人的世界里好像很难把人性中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特点区分开来。小孩子总是善恶分明的,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人千好万好,对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他们用人类的天性看待事物,并毫无遮掩的表现出来。这种品质如若放在成人职场,大概会死得很惨吧。人们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成长,外在表现其实会变得更加温和。我们对待陌生人会给予微笑,面对不同的意见会保持倾听,面对难搞的同事也不会针锋相对,我们变得内方外圆。也许你会说,这是人类成长,这是进化,这是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表现的高素质。是的,我相信你说的,但其中不觉得多多少少有点伤感。我们似乎学会的用圆润坚固的外壳裹住自己,我们似乎丧失了部分人之为人的本能,依旧怀念曾经那个纯真傻气的小屁孩。
扯远了,拉回来。善良与自私在我看来有点在对立面的感觉。人生不易,大部分人都挣扎着活在这个社会上,小时候常常规划自己的将来,现在不觉感叹,能过成普通人已经实属不易,何必奢求其他!在挣扎期间,我们会求助于其他人,也会被其他人求助。但不可否认,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拒绝,学会了自己优先。我们起初会对我们见过的所有人施以善意。长大一点后,由于精力有限,只能顾及些许好友,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突然,你发现他似乎在用你告诉他们的话堵住你自己的嘴。“将军”,大概就是这么写的。于是,你学会了对好友也有所保留。你会说这是人们走向自私吗,还是所谓高素质群体的品质?
我不知道,但至少现在的我依旧能够感到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