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革命》提前准备的人才能化险为夷

有一句话说:“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确实如此,你出门的时候你预料不到你会发生车祸,你坐飞机你也意料不到飞机会出事故。1989年,美国联合航空的一架波音747客机从檀香山起飞,飞往新西兰。机上共载337人飞到途中,在距离地面高度6700米的地方,舱门因线路短路而开启。由于机舱是加压,空气外流很容易导致空中爆炸,这就像开可乐瓶之前用力摇晃再打开时会喷涌而出。从窗子炸飞,前排座椅飞出去,再到9名乘客掉入大海,其他乘客仅仅是因为系了安全带而避免丧生,这一切发生仅仅经过了1.5秒。时间太短,飞行员根本来不及阻止灾难的发生。后来波音公司重新设计了供电系统,额外加了保险栓。就算一个保险栓松开了,也为飞行员争取时间采取拯救措施。那这些拯救措施是什么呢?面对那么多的情况又如何判断哪个才是最致命的问题呢?他们又有怎样的秘诀呢?

有备无患才能险为夷

波音公司飞行理念的缔造者布尔曼也是波音公司的技术骨干,他研究了数千起坠机事故以及以往严重的飞机事故,创造出了旨在防止人们犯错的科学:飞行清单。他的会议室里放着这些年为各个航空公司编写的飞行清单,一摞摞地堆在桌面上。这些清单涉及了很多紧急情况,可能有些飞行员一辈子都遇不到,但是万一遇到了,他们就能靠这些清单化解危机。布尔曼说:“当有栓销脱开的时候,飞行员不应该浪费时间修补舱门,也不应该认为其他栓销不会脱开,而是而是想办法消除机舱内外的气压差。舱压下降得越多,舱门脱落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两个方法就是按下超控开关,打开通气阀,这样在30秒内气压差就能消除。但是这个方法在高度2500米以上对人的损伤很大,如果是在6000米高空机舱温度就会瞬间降到冰点。第二个方法就是把飞机降到2500米以下的空中,然后再打开通气阀。”

做一份精确、高效、切中要害的清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布尔曼说道,飞行清单不应该把所有步骤都编写进去,一开始,办公室的那群蠢货就是这么做的,那样做只会让人的思维变得迟钝而不是清醒。清单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是用来帮助专家记忆如何操作复杂的程序和设备,它是用来帮助人们搞清楚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并促使人们进行团队合作,但是解决问题的主角是人不是清单。飞行员选择相信清单不是相信直觉最根本的原因是清单被证明是有效的,赢得了飞行员的信任。我们来看一看美联航机组人员在飞机出事时的对话。

机长:你是不是想让我看一下清单?

随机工程师:是的,我已经拿出来了,你准备好了告诉我一声。

机长:我准备好了。

机组人员按照清单列出的程序降低了飞行高度,安全的关闭了两台受损的发动机,对飞机的降落能力进行了测试,放掉了多余的油料,减轻配重,并把飞机成功地降落在檀香山机场的跑道上。

编制清单必须注意六大要点

第一,设置清晰的检查点。

第二,在操作—确认和边读边做两种类型中选择其中一类。

第三,清单千万不要太长。

第四,用语精练、准确。

第五,版式要整洁、切忌杂乱无章。

第六,必须在现实中接受检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VIKiMEkyshUsB_IPgtToQ

音频链接http://xima.tv/1_USHBSD?_sonic=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