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2021.5.4.
今天是青年节,给大家分享我心中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心态不好,处处碰壁;心态好,万事顺心。
人生最好的心态莫过于:不矫情,不多心,不强求。
不抱怨,少矫情
上周看《演员请就位》时,被“反矫情达人”尔冬升圈了粉。
节目中,张大大饰演的角色名叫路远,离家出走三年,献身于原子弹的研究事业,偶然在公交车遇到曾经的爱人,却因为工作需要保密而不敢相认。
原版中张译用眼神和肢体动作,把路远见到爱人时的激动和无法相认的苦闷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张大大一上场,眼中该有的情绪为零,面对爱人的询问,目光闪躲,身形慌乱。
尔冬升直言,你演得像个小偷。
张大大对此难以接受,解释说自己压力大到连夜失眠,狂掉头发,以至于疏于练习。
尔冬升打断他的抱怨:“你刚刚的解释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谁没有压力啊,我们拍部戏没压力吗?我跟陈凯歌导演上片的时候,何止掉头发。”
简单犀利的点评背后,藏着成人世界最扎心的真相:
命运从未善待过任何人,生活的苦对每个人而言都一样。
不同的是:强者习惯性自愈,而弱者持续性矫情。
你在抱怨自己累,但总有人比你更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区别在于会不会说出来给别人听。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大家年纪不小了,该干嘛干嘛去,别一头扎进那美丽的忧伤,一边拼命往里钻一边嚷救命。”
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的要熬多久。
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拒绝矫情,减少抱怨,让自己继续在生活的正轨上走下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时间的针脚》一书中写过:“活着就是要拼命,不能让悲伤的命运把我们拖入泥潭。”
真正的强者,所走的每一步,都在化解心里的抱怨,默默地打通跨越阶层的路。
不纠结,少自扰
许多时刻,我们觉得活得太累,都是因为想得太多。
明明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偏要杞人忧天,陷入无尽的遐想,结果想着想着,就陷入了负面情绪中,难以释怀。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总是很在意,随便一阵风都会把你剧烈摇动,甚至将你吹倒。”
有时候不是烦恼选择了人,而是人主动选择了烦恼。
你越在意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你越纠结什么,什么就越困扰你。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生活本不易,何必自寻烦恼。
心大一点,少想一些,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不强求,少挽留
看过一个话题: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怎样的?
很赞同其中一个回答:“相聚皆是缘,缘尽莫强求。”
年少时以为,人和人一旦相识,就会是一辈子的好友。
如今才懂得,世事都在变换,人生怎可能只如初见。
相遇,有可能是上天的恩赐,也可能是赠予你的一堂课。
一个人付出,一个人糊涂,一个人在乎,一个人马虎。
张伟的冷漠让王辉渐渐明白了:装睡的人叫不醒,要走的人留不住。
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最后彻底断了来往。
俗话说:“茶因不饮而凉,人因不惜而散。”
朋友也好,爱人也罢,讲究的是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真心。
没有人会不计较得失地付出,让关系变淡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日渐冷却的热情。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凡是让你费力的关系都是错的。”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关系淡了,彼此向后退一步,也是一种体面。
不必刻意去追求某段关系,也不必刻意挽留已经流逝的感情,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们可以通过心态来改变生活,这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没事少矫情,相处不多心,感情不强求。
如此,便开启幸福的密码,收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