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及外交压力的大环境下的高考,又逢新课标新课改新理念,又反复强调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那么2020年的高考语文卷,命题人必然会充分借助这次最务实最有效的学习教育机会,明确体现党和国家的育人方针与理念,可以说,一套高考语文卷,润物无声代党言。
第一大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社科类文本阅读题,以孝为主要论述对象,考查学生社科类文本阅读的思维严谨性,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孝这一思想观点的普及性,文本是以批判式思维发引导人们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孝, 是中国社会最基层单位家庭的思想伦理基础,更是中国基层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批判地继承与弘扬,正是党的教育方针,也是国家战略。体现新课标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的第四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条,发展思维能力; 同时体现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孝的思想,无论其内涵随着时代怎样的扬弃变化,但其体现的家庭亲人之间的敬老尊老爱幼和睦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中国基层社会永远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倡导孝的精神文化,对普通公民而言更有心理疗救的意义。
第二大题:了解国家惠民战略。实用类非连续文本阅读。以“新基建”为论述核心,系统全面介绍在疫情大大冲击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深受其影响、经济严重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家在本年度提出恢复经济的重要战略方针——新基建。这是大困难之中的从国家领导层面,给国民提出的解决方案,这是国家发展的大方针、大方向,是国民恢复经济也是恢复信心的重要动力,更是困境中的指路明灯。党的领导作用在这里得到最大彰显。
第三大题:激发时代精神。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赏析。本次命题竟然选材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命题人选材时一定进行了充分考虑,考虑这次疫情给中国带来的内外交困的局面,什么最能激发时代精神,除了传统文化,除了国家方针政策,还有时代精神的激发。而海明威,作为美国二战后经济大萧条时期打造出美国国家精神的人物,此时此刻提他实在是有着再明显不过的用意——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积极迎接挑战,乐于挑战,这种精神,才是大困难时期国家民族最可贵的精神。越是内外交困,越要激发起中华民族的硬汉精神!借外言内啊!
第四大题:优秀领导干部的表率。文言文阅读。选材是几乎绝大部分高三学生都有可能训练过的苏东坡传,苏东坡,给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是有才华。而本传记中突出的是苏东坡的两件事情,一是为民想为民谋的爱民思想,当他看到国家政策(王安石变法)不利于百姓时,积极为民着想,为民谋划,积极调整国家政策,这种一心为民不为官、灵活施政、权为民用的思想与行为,不正是我们当下党员干部们的写照吗?二是东坡抗疫。疫情来时,东坡及时组织救治,募集资金,个人掏腰包,筹建方舱医院(病坊),这不正是疫情面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们的形象吗?借古言今啊!
第五大题:朋友之间互相关照。诗歌赏析题。从字面理解上,真是难度太大。但就其选材主题及考查方向而言,分明就是告诉大家,朋友病了,一定要互相安慰、表达关爱、积极鼓励、多多祝福,要给生病的朋友以信心。要及时写信致电:慰问信曰:亲爱的袭美同志,近闻贵体有恙,久不出门,深感担忧,特致信表以诚挚慰问,愚兄忙于教务不能前去探望,实为遗憾,在此致以深切歉意。望兄好好养病,早日康复,来日把手言欢,共赏春景也。
第六大题:学习古人的为人之道。写作,巧妙地避开了时事热点,更避免了去年人人都自得的“我们押中了题”,今年给一则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而且是引导学生写自己最受触动的人物。把思考表达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任其自由选择,但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透过字面解读文本的能力,浅表化的思维是断难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必须找到那个真正的值得的触动点——调动情感。不只是干巴巴的议论与评价,而是要有触动。要能看到历史人物的精神魅力来。又设置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这一情境,以体现语言的交际实用作用。借古论今,要用心用情的体会,以此滋养自我心性。既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思维能力这二个核心素养,又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套高考语文卷,殷殷教化劝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