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书生,五十悍骑飞闯数万叛军大营!

若论历史上被自己的才气所遮掩的军事家,那当属辛弃疾!辛弃疾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与豪放派大家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豪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很多人只知辛弃疾是个厉害的词人,却不知其有着天才般的军事头脑与惊人的作战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幼时背景

辛弃疾出生在公元1140年,在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就已经被金人占领,他的爷爷辛赞是金朝的一个县令,虽然身居伪职但辛赞心却是始终向着大宋,经常教育小辛弃疾要有自己的民族观念,说金宋之间有不共戴天之愤。

辛赞还曾带辛弃疾两次去燕京探访军情,观察金朝的地形情况,为以后收复失地做准备。燕京就是如今的北京,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辛弃疾少时拜毫州刘瞻为师,刘瞻也是金朝的一个官员,他的诗赋经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想必他的思想也深刻的影响了辛弃疾。辛弃疾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他的才气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来,两次都落榜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我们也要感谢他的两次落榜,让我们多了一个杰出的爱国词人,天才般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金朝官员

少年英豪

辛弃疾自幼文武兼修,练得一身好武艺又能写一手好文章,在两次科举考试不后,辛弃疾放弃科举,一心求武,广交各方豪杰。日夜思索如何收复家乡。

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辛弃疾二十二岁时,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一时间,金军前线打仗,在金统区的汉人们纷纷起义,辛弃疾也揭竿而起,很快在自己的家乡附近的山区聚集了两千余人,从此也可见其组织能力的强大。

单骑斩逆


辛弃疾在聚集人马之后加入了附近一支实力较强的起义军,这支军队由一个叫耿京的人领导,耿京得知辛弃疾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便让他做了军队的掌书记,掌书记相当于军队中的机要秘书。这时有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论兵法,辛弃疾和他交游。义端带了一千多人请求加入耿京的队伍,在辛弃疾的帮助下进入了耿京的队伍。

正当辛弃疾回归耿京军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时,在半路上得知,耿京被部下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着队伍投金。辛弃疾大怒,带了五十悍骑,飞驰到叛军军营,一路上斥候岗哨无人敢拦。到了主将军帐,剑挑帷幕,张安国正与金军将领饮酒庆祝。辛弃疾怒目圆睁,大声质问着张安国,张安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辛弃疾见势,立即让手下将张安国绑住。出了大帐,辛弃疾看着四周围起来的士兵,他毫不畏惧的数落张安国的罪行,痛斥金军的无耻与残暴,号召大家归宋,当即有一万多人跟随辛弃疾离开,剩下原来是耿京队伍的叛军则一哄而散。辛弃疾押解着张安国到南宋领地将他斩首示众。


那年辛弃疾才二十三岁。一时间他威震天下,名声大噪,宋朝君主得知这个年轻人的事迹,赞叹无比,封他为江阴签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归宋遇冷

辛弃疾回归宋朝后屡遭排挤(因为他是从金朝统治区回归的,而且他的爷爷曾为金官员)辛弃疾还在朝堂上直抒己见,谈论事情往往耿直直率,得罪了不少人在后来就没有什么机会与金军正面作战(也因为朝廷主和派居多)辛弃疾在归宋后的四十多年里写了很多的军事著作,如《美芹十论》与《九议》,都是经典之作。可因为朝廷的软弱和主和派当政,他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公元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离开了他曾经奋战的热土,据说他在临终前还高呼“杀贼!杀贼!”可叹英雄迟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我们以他的一首词做结。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才疏学浅难免有纰漏之处,也欢迎大家指出。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后续也有更多历史推文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说到辛弃疾,你首先想到的,他应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词人,脑海中也一定立马闪过了他的那些脍炙...
    晓木曰兮历史系阅读 5,027评论 0 6
  • 尽管进入九月,酷暑仍然侵袭着南方大部,每天都是艳阳高照,走在路上得不时调整瞳孔大小,尤其是穿梭在的目不暇接车流中,...
    九秋初阅读 2,812评论 0 1
  • 快考研的时候,不知哪次又与白哥坐在一起。 “听说,你要考研?”恩,白哥平时专注玩手机玩电脑玩撸啊撸,正经考试从来没...
    DearJoe阅读 1,670评论 0 0
  • 下班后去做身体,结果开始之前在卫生间把自己反锁里面了,呼叫小柯把我放了出来。快结束的时候妞爸过来接我,顺便去看房子...
    小怪是只猫咪阅读 2,372评论 0 2
  • 因为梦想,航海家哥伦布,扬帆远航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时代;因为梦想,钢铁大王卡内基,克服重重困难修建...
    晨希123阅读 2,39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