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历史上被自己的才气所遮掩的军事家,那当属辛弃疾!辛弃疾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与豪放派大家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豪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很多人只知辛弃疾是个厉害的词人,却不知其有着天才般的军事头脑与惊人的作战能力。
幼时背景
辛弃疾出生在公元1140年,在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就已经被金人占领,他的爷爷辛赞是金朝的一个县令,虽然身居伪职但辛赞心却是始终向着大宋,经常教育小辛弃疾要有自己的民族观念,说金宋之间有不共戴天之愤。
辛赞还曾带辛弃疾两次去燕京探访军情,观察金朝的地形情况,为以后收复失地做准备。燕京就是如今的北京,这是兵家必争之地。
辛弃疾少时拜毫州刘瞻为师,刘瞻也是金朝的一个官员,他的诗赋经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想必他的思想也深刻的影响了辛弃疾。辛弃疾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他的才气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展现出来,两次都落榜了。
也许我们也要感谢他的两次落榜,让我们多了一个杰出的爱国词人,天才般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金朝官员
少年英豪
辛弃疾自幼文武兼修,练得一身好武艺又能写一手好文章,在两次科举考试不后,辛弃疾放弃科举,一心求武,广交各方豪杰。日夜思索如何收复家乡。
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辛弃疾二十二岁时,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一时间,金军前线打仗,在金统区的汉人们纷纷起义,辛弃疾也揭竿而起,很快在自己的家乡附近的山区聚集了两千余人,从此也可见其组织能力的强大。
单骑斩逆
辛弃疾在聚集人马之后加入了附近一支实力较强的起义军,这支军队由一个叫耿京的人领导,耿京得知辛弃疾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便让他做了军队的掌书记,掌书记相当于军队中的机要秘书。这时有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论兵法,辛弃疾和他交游。义端带了一千多人请求加入耿京的队伍,在辛弃疾的帮助下进入了耿京的队伍。
正当辛弃疾回归耿京军队
时,在半路上得知,耿京被部下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着队伍投金。辛弃疾大怒,带了五十悍骑,飞驰到叛军军营,一路上斥候岗哨无人敢拦。到了主将军帐,剑挑帷幕,张安国正与金军将领饮酒庆祝。辛弃疾怒目圆睁,大声质问着张安国,张安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辛弃疾见势,立即让手下将张安国绑住。出了大帐,辛弃疾看着四周围起来的士兵,他毫不畏惧的数落张安国的罪行,痛斥金军的无耻与残暴,号召大家归宋,当即有一万多人跟随辛弃疾离开,剩下原来是耿京队伍的叛军则一哄而散。辛弃疾押解着张安国到南宋领地将他斩首示众。
那年辛弃疾才二十三岁。一时间他威震天下,名声大噪,宋朝君主得知这个年轻人的事迹,赞叹无比,封他为江阴签判。
归宋遇冷
辛弃疾回归宋朝后屡遭排挤(因为他是从金朝统治区回归的,而且他的爷爷曾为金官员)辛弃疾还在朝堂上直抒己见,谈论事情往往耿直直率,得罪了不少人在后来就没有什么机会与金军正面作战(也因为朝廷主和派居多)辛弃疾在归宋后的四十多年里写了很多的军事著作,如《美芹十论》与《九议》,都是经典之作。可因为朝廷的软弱和主和派当政,他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公元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离开了他曾经奋战的热土,据说他在临终前还高呼“杀贼!杀贼!”可叹英雄迟暮!
最后我们以他的一首词做结。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才疏学浅难免有纰漏之处,也欢迎大家指出。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后续也有更多历史推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