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在花莲盐寮的海边,我参加区纪复先生的清贫体验营。在那里,我们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放下一切,回归自然去过简单的生活。海边捡柴生火煮饭,去市场捡菜叶,去井边天然浴,白天聆听海潮声,晚上看星星。那几天,放空自己,我学习静默,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当时,我反复地问自己:“这样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是我要的吗?”答案是肯定的。终于,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因为,我不敢做自己。——周志建《故事的疗愈力量》
上面是我最新读完的一本书,它鼓励我在社群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节点故事,得到大家积极反馈,也验证了书中所说“只有生命,可以抵达生命”。
我们为什么来读书,正是为了探索生命,也是在寻找答案,我是谁,我为什么不快乐,如何能够做自己。人生,首先是一场与自己的恋爱。而阅读,就是我恋爱的方式之一。
01 我的读书之路
那是一个什么都匮乏的年代。遇到有字的纸片,都要瞧一瞧。从八九岁开始,读身边所有能够到的书。比如爷爷有一本繁体竖版的《今古奇观》,外公有罗成、樊梨花的章回体小说,后来又看上重点高中的姨家表姐的课本、校刊、业余读物等等。
进入社会,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和图书馆,也只是随着兴趣和好奇,漫无目的的看一些书。
真正开始广泛地有一定目的性的读书,是从2015年底开始。听说李欣频老师1天读1本书,而她的朋友台湾薛良凯老师最高纪录是一天看了40本书。由此,感叹自己那哪叫读书呀,从此发愤。如饥似渴看她的推荐及相关书籍。就这样,不知不觉在2016年度过了一个泛读阶段。
2017觉得要做减法,要关注一些主题性的书籍。心里想把关注点放在美学、亲子、个人认知上,但实际上也做不得好。
真正的开始深入去读书,其实是伴随着写文一起的。
2018年参加成长型的线上付费社群,需要读推荐书,同时写出感悟文字。又经过半年多的摸索,才真正开始用心读进去一本书。比如在2018年8月左右,我读《朋友圈的尖子生》,这里面介绍了十几位普通人崛起逆袭的故事。我很有兴趣看每一位的人生经历,着眼在她们的独特性,影响人生的关键节点。每读完一个人的故事,会先把书放两天,再拿起来读,用一些关键词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也就是看完这部分我能带走的能分享的东西。
现在依然屯了很多书,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把它们搬来搬去,每一本拿起都有想读下去的理由。但实际情况,书是越来越多,全部读完的总是很少。看书的速度跟不上买书的速度。
02 怎么读得又快又好
在经历过泛读的阶段,阅读的速度是提上来了,但是在精读与读真正所需的书这两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想要读更多自己喜欢的书,先得把书读得又快又好。一般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是评测和预判。这是读第一遍的时候要解决的。我个人的感觉是,通过平台、牛人或是“大家”的推荐而关联来的书,已经是经过自己的初选了。一定是有所触动或者有一定的目的性,才要找这本书来读的。那么拿到书之后,要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围绕书本看。同时,你要带着一个问题,去书中探寻答案。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蓄力过程,是过山车刚刚出发,即将爬坡的过程。它激发你对这本书的认知渴望。
第二步是快速的读。这既源于你之前阅读的基础,也来自此时的刻意练习。你要强迫自己,专注而速度快一点再快一点。实际上,我们要去读一个一个的“语意单元”。什么是语意单元,就是好几段话共同构成一个意思。此时好比进超市,你要知道的是卖电器、卖零食、卖日用品分别在哪个区域,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小的细分品牌,比如在那里仔细挑着牙刷、发夹。
第三步带走你想要的。你已经知道了全书结构,内容分布,逻辑脉落,根据你的问题,直直走到那个品牌前,仔细挑选。你还必须谨记要把精华带走。那么,作者已经带你全部看过了一遍,此时,你要推荐给他人,那哪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哪些有意思。因为要说出来,你不得不重点翻阅那些部分。
如果说阅读是一场恋爱,第一步就是遇见、初识,第二步就是交流和互动,第三步决定能否牵手。在遇见以前,自然是有你信任的人的引荐,或者根据个人价值观和原则作了初选。
03 如果爱,就很简单
其实,我觉得读书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以上一二三步,不是因为有这三步我才读书、才读得好,而是因为我读了,所以才总结出来这三步。
如果喜欢,就很简单。读书如呼吸吃饭一般。
如果不喜欢,你也不会读到这一段文字。
如果不喜欢,那就从你喜欢的事物上入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