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台湾电影,最后点题——阶级和人性不见的是对立的。整部影片温馨缓慢,尤其是上吊、挨打,三个故事同时发生的画面,仿佛感慨“人间悲喜各不相同”。但是呢,亲历几十年生活的我们,早就深刻的认识到,干我屁事和关你屁事是保护伞,人生的善意也还是要保留的,因为,人,真的很复杂,谁知道哪一刻现实利益或哪一刻内心温暖的“我”,是真实的我呢?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全民皆股的年代,小男孩廖界与父亲廖泰来相依为命,他们相信人性本善,没发现世界正在改变。股市飙涨、物价翻倍,有人一夕暴富,有人意识到现实残酷;单纯老实的廖界父子属于后者。不料,他们碰上了聪明狡猾的“老狐狸”谢老板,命运道路可能截然不同。财富与良心两条岔路,该怎么选?
看之前以为是以小见大,会真的去讲一个变成“强者”的故事,没想到是“以大见小”。1990年的台湾股灾,穷的穷死,富的富死。疯狂后的灭亡刚好可以用来反思贫穷与富有,失败与成功的话题。“老狐狸”给自己定位是成功人士,廖界的一句“你也是穷人”给他打回原形,他获得了很多,但他也失去了很多。廖泰来看着是软弱的是失败的,但生活上有奔头有乐趣,同情让他能共情,生活也变得简单。“老狐狸”失去的精神世界只能从一个小孩子身上去寻求补偿。结尾最后被定义的另一种“老狐狸”,以及两个“老狐狸”在车里的对话,让人很容易联系到生活里对“成功”下的种种定义。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部影片挺有意思的,老狐狸想改造小孩,一方面是小孩情况和自己很像,另一方面是他想摆脱童年时的自己的投射。可是改造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实老狐狸的内心蛮贫瘠的,很强,但也很落寞。孩童在做了出卖秘书之后找回了善良。而秘书则游离于强者和弱者之间,维护强者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弱者。喜欢上廖爸爸,才是她作为曾经的风尘女子内心渴望的归宿。而杨小姐的存在,引出初恋故事,某种程度上,是阶层攀登后,对本真的回望。
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会如何?做一个自私的人会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会如何?做一个失败的人会如何?这个电影没告诉我们答案。谢老板对廖泰来说“你没有让我失望”,你看,要拿捏一个好人就是这么容易。本来很难脱手的凶宅,现在还可以按市价卖。只是当他陷入丧子之痛时,看到旁边默念关我屁事的廖界,他在一瞬间也感受到了他常常展现给别人的冷漠。廖界不是突然变成一个好人,只是在仓库事件中他发现,自己原来本质也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他原本可以彻底击垮那男孩,但他没有。他觉察了,他坚持了,他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不做纯粹的好人,也不做纯粹的坏人,他选择做一只狐狸。
影片营造出了一种诡异不安的心理氛围,是在时代由亢奋到低落的拐点下,人心开始躁动,游戏规则更迭,最后落实到一个小男孩的挣扎和选择。他同时接纳了两位父亲的教诲。他依然富于同情心,但却羞于承认,他试图不违背内心,但也不忤逆时代,于是他成了个精致的犬儒,即新时代的成功者的样子。有些段落拍得相当好,尤其是一些错位戏,拍出了有着坚定人生信条的人的盲点。由此看,老狐狸还不够狡猾,他失去了太多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在金钱利益至上的时代和大环境里,现实告诉我们人善被人欺,“好人”往往无法与成功划上等号。而善良不是成功的绊脚石,在乎别人感受并不是失败者,即使在这样的社会里也要保持善良和同理心,虽然换来的可能只是不如意也不开心的生活。尽管没人感激过你的善良,但你依然要选择做一个内心善良的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为了自己,不是因为别人。你外表的善良,取决于你面对的那个人,你内心的善良,其实取决于你自己。就像湖南企发文化所坚持的,虽求辉煌腾达,也要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