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别人的迁就当作你自己的本事--此文献给那些默不作声的人

        看过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讲述了少女易遥因为家庭等关系倍受校园暴力,后自杀的故事。看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想:对于欺凌的承受与忍让到底是对还是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影中的少女易遥遇到欺凌后并不会反抗,这也是她自杀的一个根本原因。生活中如易遥一般的人并不少,对于欺凌与下一次变本加厉的欺凌所做的仅是一次又一次的忍让,从来没有想过反击。那么忍让与反击,到底应该怎么选择?

        忍让还是反击,这是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做的选择题。反击,人们会说你冲动;忍让,人们会说你懦弱。似乎很难选择。但是毋庸置疑,每一个反击的人不一定冲动,忍让的人终究会懦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家长,老师的心中,永远都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永远对孩子所闯下的祸,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多少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换得家长一句“别去招惹人家”;多少孩子在学校欺负同学,换得家长一句“不要生事”。

        就是这样的漠视与错误的认知,酿成多少事端。校园暴力为何如此泛滥,就是因为做不出那道“忍让”与“反击”的选择题。有些孩子,往往任何事都是听从家长安排,那么现在家长的理念是忍让与漠视,是不是自小被熏陶的孩子会走上被欺凌的道路?被欺凌的孩子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被欺凌告诉孩子不要默不作声的对待一切,孩子“保护”自己过头,转为欺凌者。欺凌者去到学校欺负被欺凌者,被欺凌者又告诉他的孩子不要默不作声……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死循环不拘于国家,不拘于贫富,不拘于美丑……哪里都在上演。那如何去更正这种死循环?这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要学着去学会保护自己,很多人因为欺凌了留下了终身的悔恨,这种死循环,唯有自己去做,去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才可以更正。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我们的世界由我们自己作主,对于忍让,我们完全可以将它踢出我们的世界;对于反击,我们完全可以克制,让自己在反击的同时不去欺凌别人。如此这般,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保护自己的尖刺,没有人可以去欺凌我们,因为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

        若你是一位被欺凌者,请你记住:不要永远默不作声,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尖刺掩埋自己对欺凌的忍让。若你是一位欺凌者,请你记住:永远不要把别人的迁就当作你自己的本事,对别人的欺凌,终究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方的蛮夷还没有顺服,各种制度还有缺漏。 汉武帝求贤若渴,能人异士辈出。割草牧...
    林宇生读书阅世阅读 1,873评论 1 7
  • 人活着为了什么? 到底是该一直努力奋斗去追求最后的胜利,还是边享乐边甘于平凡? 关于人生...
    符含阅读 275评论 0 0
  • #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1班/14蒋春燕~江苏 20170901 【幸福三朵玫瑰】 今日3朵...
    蒋春燕阅读 246评论 1 2
  • 读仿淘宝造物节邀请函后感 html代码 css代码(里面.container设置的宽高为图片宽高,最重要的是per...
    扶搏森阅读 420评论 0 0
  • 好久不见 不见也罢 我今年才21岁 但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已经太多太多 由于家庭原因,我经常来往于重庆云南两地,转学也...
    十一二二阅读 428评论 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