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是金庸小说中最喜欢重温的一部,原因无他,轻喜小说,没有《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中那么多的爱恨情仇,没有那么多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没有那么多的唏嘘惋叹,荡气回肠。
诚然,逆袭是大部分小说一贯的套路,金大师的作品也逃不出,杨过、郭靖、张无忌、韦小宝,人人如此,但是韦小宝这个人物偏偏塑造的十分讨喜,他的身上,没有杨过的偏执,郭靖的敦厚、张无忌的优柔寡断,这些主角身上的优点他也都没有,长相一般般、出身最底层,自私、贪财好色、又特别懂得阿谀奉承,也因如此,许多人不喜欢他。
韦小宝身上有许多缺点,但是,他最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嬉笑怒骂,惫懒撒泼,他的某些方面,像许多人内心的一个自己,或者一个角度,所以,这个人物在金庸的书里,最让人感觉亲切。
这部小说是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写遍了英雄侠客,读者也在他的书中被虐来虐去,尝遍了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之后,忽然仿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就是《鹿鼎记》。
在书里,我最爱这样一个情节,
韦小宝第一次离开皇宫前,乍然得知了海公公和太后那么大的秘密,加上太后的屡次迫害,他决定要逃走,但是逃走前,他不忍心留下小皇帝一人面对这复杂的境况,于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一切告诉他,书里这样描写:
“韦小宝双手接过,想起太后为人凶险毒辣,寝宫里暗藏男人,终有一天会加害皇上。他一切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皇帝对待自己,真就如是朋友兄弟一般,若不把这事跟他说知,他给太后害死,自己可太也没有义气。想到此处,眼前似乎出现了康熙全身筋骨俱断、横尸就地的惨状,心中一酸,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于是他不顾陶宫娥的劝阻,不顾作为帝王可能对这件事的知情人产生的灭口念头,于是他握住皇帝的手,将这惊心动魄的大秘密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若是四十岁的韦小宝,定要瞻前顾后,或者深刻理解了海老公说过的话,皇帝是不会真的跟他做朋友的,但是那一年韦小宝才十几岁,他虽然胡闹、虽然狡诈,但那一刻,他内心的坦率真诚丝毫不加隐藏,这是韦小宝身上最可贵的地方——讲义气。
当年的小皇帝周围虎狼环饲,唯有这一腔赤子之情让他觉得震撼而温暖,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当他是朋友,在此之后也不会有人如此掏心掏肺的对待这孤家寡人,那一刻的朋友情,或许是康熙从前到往后再也不曾遇见过的。
而这也是康熙在后来的许多次,甚至得知韦小宝贪污叛变都不忍心苛责于他,仍然愿意对他网开一面的原因。
诚然,韦小宝也算计过皇帝,五台山上,他救了顺治帝,书里这样描写:
“韦小宝心想:“小皇帝到了。”拔出匕首,执在手中,守在行痴的禅房之外,脸上自是摆出一副忠心护主、万死不辞的模样,单以外表而论,行颠的忠义勇烈,那是远远不如了他”
每每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噗嗤一笑,韦小宝出身妓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妓院与皇宫两处,是天下最虚伪、最奸诈的所在。”他自小为了生存,在妓院学会了虚与委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本能已经扎根在他的性格深处,于是官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他很快就上了手。
可是,每每合上《鹿鼎记》,那个深夜里,心怀一腔孤勇的少年韦小宝便会浮上心头,那一刻的真诚与义气,直盖过了他身上的每一个缺点,即便接下来的情节里他再怎么任性胡闹,还是会宽容的一笑。
只是后来,他跟小皇帝都长大了,为了生存,两人都已不再是那年的纯真少年,最终仍是分道扬镳,只是那一段岁月,会成为两人心中永远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