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有许多智慧,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了。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人心浮躁。怎样能得到内心的那份从容和淡定,安宁,确实不容易。许多人都做追求高大上,白富美。其实,真正懂得戒定慧,断舍离,慢点简单点少点也是一种境界。
今天咱们再体会一下:
一、动之徐生,大器曼成
一位弟子问道士:“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人不能妄动妄作。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
道士说:“十年。”
弟子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道士说:“得要二十年。”
弟子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修道,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道士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弟子惊讶道:“为什么?”
道士说:“你只在意修道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这说明什么呢?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为此,道士才劝诫弟子,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当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而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外在运动。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
“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这个观念很重要。等于能源一样,慢慢地用,俭省地用,虽说能源充满宇宙,永远存在,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
“动之徐生”,也是我们作人做事的法则。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拼命玩命。这与“动之徐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尤为需要。
“大器曼(慢)成”。不论游戏,还是人生,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据说曾国藩少年时乘夜读书,恰有一小偷在梁上,想等着曾国藩睡了偷窃。想不到,一篇文章反反复复的诵读,曾国藩就是背不下来。最终,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将这篇文章给曾国藩背了一遍,并且扬言:你这脑子,就不要读书了!
可见曾国藩资质之平庸,但正因为他自知自己非聪明人,所以读书做事不求捷径,用最扎实的方法慢慢来!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自知没有智力优势,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他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更强;他做事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
所以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但是一旦开窍,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这样才有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起伏蹉跌,实属罕见。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往往不愿意下苦工,做事总想找捷径,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松松垮垮,结果平庸一生!有些方法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它扎扎实实、不留遗弊!慢是一种境界,慢的不得不快!
而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想做老板,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做事了;都认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上天”,没有人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了;都认为机会来了,所有人都想一夜暴富,没有人想到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天两天,三年树一品,十年磨一剑,要想成为一棵大树首要的条件是时间的积累!
二、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源自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即道理,即理论。大道,是指事物的本源,生命的本质。大道至简的含义就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道理。大道至简应是一种境界,就像读一本书,初读,是从简单到复杂,再读是从复杂到简单,读熟了就只剩一个纲了,这就是简。大道至简也是一种哲学,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给人以指导。在当今这个层层叠叠的大千世界中,我们要学会把复杂变成简单,用智慧创造“简单”,在变迁中不断的升华。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能让我们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这是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生命仅是个过程,一个转眼瞬即逝的过程,短暂的如苍穹中的一个飞快的流星,曾经,不管你握得有多紧,最终都会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好好珍惜曾经和正在拥有的,努力创造和追求即将拥有的。我想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也才能欣赏到生命过程中至善至美的风景。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这些都是对至简至淡最好的诠释。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素与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李嘉诚戴的表,是西铁城表。市价1000港元,他已戴了十几年。他戴的眼镜,也用了十几年了,曾因度数增加换过镜片,但没换过镜框。
扎克伯格比李嘉诚还有钱,但在个人生活上十分小气。无论是发布会、外出活动,还是演讲,他永远都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平时上班,开的是1.6万美元的本田。出去旅行,最常去的就餐场所是麦当劳。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内心越是丰盈,生活越是素简。
一千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与泗州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一生坎坷波折,仕途几起几落,在尝尽人生五味之后,他终于悟得——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超逸,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返璞归真,让生命回归最舒适的状态。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而后,他写出了著名的《瓦尔登湖》:“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乔布斯家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说:“我喜欢极简生活。”
他把这种极简,也带到了工作中。1997年,他回到苹果公司。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项目,随即又砍掉了90%没有特色的产品,
只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发明iphone4时,他只有一个要求:“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结果,极简的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
这正应了道家名言——大道至简。简单是高级形式的复杂,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简单。简到极致,便是大智。简到极致,便是大美。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
1664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在意大利展出后,震惊了整个欧洲。大卫英姿飒爽地站立着,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大卫,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最牛雕塑。
记者问:“您是如何雕出大卫的?”
米开朗基罗答:“我去了趟采石场,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卫。于是,我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大卫》就诞生了。”
然后,米开朗基罗说了一句名言:“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活得美,就得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东西。正如漫画家蔡志忠所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十几年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你手机里装了5个外卖App,能进行多样化选择本是件好事,但你可能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选择中,不知不觉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所谓时间管理,不是提高效率,尽可能地做更多的事情,而是给自己设置限制,让自己专注于最喜爱最重要的事情。简单,才是效率。
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他的演奏极其节制,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但乐音宛如从他心里流淌出来,观众听着听着就不禁泪流满面。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王菲的演出录像,发现她在舞台上基本没什么动作,她打动人的,就是她清澈的歌声。歌手,最本质的是什么?就是歌声。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原来最有力量。最朴素,最本质,最持久。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活得越素简,越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生活越是素简,内心越是绚烂丰盈。
三、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何谓少?
少不是视野之狭窄。有道之人虽然遍览天下万物而也可以称为少,有德之士即使阅尽人间万象还可以叫做少。愚顽的人就算无知无识也不是少,更有一种饱读博学之人,如果不能明道,则不能明了少之妙谛。
少不是数量上的小。道无大小,道至大而又至小,道非至大而又非至小。道遍及万物,无论大小都是道。天下万物有至大,有至小,有非至大,有非至小,概莫能外于道。少不是小,而是不执着于大小,不执着于大小即是少。
少不是程度上的浅。深浅不象狭阔、大小那么清楚的可见。见得少,接触的次数少,不见得就知得浅,见得多,接触得次数多,不见得就知得深。深浅之辨自身就很含混。唯于道才能见得深浅。合乎道就是深,不合乎道就是浅。
少非狭,非小,非浅,亦非非狭,非非小,非非浅。少是不执着于狭阔,不执着于小大,不执着于深浅。心少则天下少,天下少则天下甚阔,甚大,甚深。此则几于道。
何谓得?
为道是得还是失?常人得观点来看,此得就会彼失,彼得就会此失,从道的观点来看,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双失方能双得,双败方能双赢。得不是得到,而是得道,就是德。天下万物只有得道才能真正的得到,不得道就不能真正得到任何东西。得道就是成道,成道就是成为道,成为道就是成为道的一部分,成为道的一种显现。
少就是得,少就是德。天地之间只是一个道,如何能不少?阴阳化育不离一个道,怎么会不少?举凡天地万物只是道之所化,那还有什么天地万物呢?以道视万物就是少,少就是以道视万物。
就知而言,读了甚多书,只当是什么都没有读。读再多的书,对我有什么用?最好是读书读到别人觉得你什么书都没有读过,那才是真正的读书。知识越多越无用,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人太在乎自己知识的多,如果你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不曾读书的文盲,那知识再多又有什么关系?
就行而言,封候拜相又有什么了不起,留名青史又有什么大不了?还不是一把火化成飞烟?不在于名不在于利,而在于经历,经历就是道,道无时无刻不在动,动就是道。以道心去经历人生,成也是成道,败也是成道。成败又何损于道?
老子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与众不同,在于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能在日常琐事当中发现本质规律。比如我们看到弯曲、低洼、破旧的东西,总是觉得这是些不完善、应该修补的东西,老子却看出恰恰是这些常人所不重视的、甚至鄙视的东西反而具有重大功能,这些东西恰恰是它们对立面——所谓完善、美好东西的根源。这正是对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的进一步阐释。从而说明正反两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里更深刻地指出反面的、阴性的、低下的东西能生成正面的、阳性的、高上的东西。同一个事物都具有正反、阴阳两方面的属性,其中反的一面能生成正的一面,阴的一面能生成阳的一面。这是老子崇阴思想的体现。老子曾反复强调柔弱胜刚强、无中生有、下能生上的道理。这是从事物和人生的本性出发的,老子认为事物和人生的本性就是“无”、就是“柔弱”。人生的“无”表现在恬淡无为、质朴淳厚上。
“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真是治疗当代人的一剂良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说:“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聩。这不就是对“少则得,多则惑”的最好解释吗?我们现代人做事情谁不是贪多,家里的家具要多,银行的存款要多,拥有的财富要多,企业的利润要多……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对人的诱惑也太多太多,在这些诱惑和机会面前,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不知做何选择,陷于迷惑之中。于是不少人迷恋于算命,结果命越算越薄,越算越迷惑。
现代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在做品牌的时候也是贪多,总以为一个品牌包含的品类越多力量越强,比如某知名矿泉水品牌,一开始是做纯净水的,接着又做牛奶、食品,后来还做尿布、服装。现在一提它,人们根本搞不清楚它的产品是什么。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其实一个品牌所代表的品类越多反而越没有力量,越少反而越有力量。你看世界前一百位的著名品牌,基本上都是单一品牌,代表的品类往往就是一个,比如“可口可乐”“奔驰”“麦当劳”“诺基亚”,等等。你一听,马上就知道它的特征、功能。
所以老子要我们不要贪多。老子还告诫我们不要自我表现、不要自我夸耀,不要自以为是,这一点与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不同,他们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讲究什么客气。现代好多年轻人学习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有的还要夸大其词,结果往往招来大家的反感。这种人的情商往往不高,所以难以在社会立足,难以成功。
好多人以为谦虚了、谦让了、不与人抗争了就是吃亏,殊不知“吃亏是福”,真的是福,因为这种人最容易被社会认同,最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欢,也会得到大家的帮助,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
四、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孔子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说话做事,该慢下来的事情,就必须慢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好。而养心与求知,恰恰是人生种种修行里,最急不得的事情。心如若随着权与利跳来跳去,不过徒然心烦而已。
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孔子事后也解释了冷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是说你讲得不好,而是你这沉不住气的劲儿,太不像样。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须机敏麻利,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试想,即便子路说破大天,师尊话音未落就抢将上来,任谁见了,不会先皱皱眉头,怪他失礼?
北宋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安石太过于激进,就连王安石自己都承认改革激进,“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他只认定一个目标,却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全面的得罪了各个阶层支持者,于是改革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宋代神童方仲永年少时业艺惊人,家家羡慕,可他父亲偏偏图他早赚名利,不让他静心学习,终日带他出席各种名流聚会,博取名声。就这样,方仲永的学养日退五尺,最终没能避免“泯然众人”的命运。
大涵养的积淀,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心智的历练,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唯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才是收获大涵养,大格局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