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那会,我是偏爱读小说的,特别喜欢读郁达夫的小说,他的《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还有其他小说,二十出头的我对达夫的印象是孤独、压抑。文字是他的最好伴侣,文字伴着他度过很多艰难的日子,而我,也算是一个有点孤僻的人,我选择陪伴郁达夫,陪他看尽世情悲凉,感受他文字中那鲜活的孤独。
大学毕业后来了浙江,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千里来此,初为生计。浙江的生活像一副崭新的画卷展开,太多的新鲜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我发现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性格有点孤僻不爱讲话的女孩,这里的山水格外让人陶醉,更难得的是这里的冬天确实很暖,如达夫所言至冷也不过几天罢了,相比家乡冬天刺骨的寒冷和冰天雪地的场景,我是偏爱浙江的冬天的这里也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江南独特的美。于是,我不再读郁达夫的小说了,我觉得生活不再孤独。再遇见郁达夫是因为那篇课文《江南的冬景》,初次接触达夫的散文,初次教这篇课文,我也不到三十岁。走马观花的看,循着固定套路教,并无感触,甚至还觉得有点长,有点散漫,一心想着学生估计读不懂,其实,自己也不曾静下心,就这样,教了一遍又一遍,我和达夫没有真正交流过,至少,大学时那种感觉荡然无存。
这次读《江南的冬景》,我已四十,不惑之年,巧合的是达夫写这篇文章时正好也是四十岁,这也许就是命定的缘分。我在读这篇文章时脑海里还是会浮现曾经的郁达夫给我的印象,但是这篇是散文名篇,不是小说,更没有一处显现达夫孤独心酸落寞之类的文字,我不能凭着自己刻板印象去读郁达夫,何况这文章教过无数遍,也听过别人的教授,没有我想的那些,我努力克制自己不知哪个瞬间冒出来的一个念头:郁达夫这这篇文章内心是不平静的,不似文字中的悠闲惬意,甚至有些伤感。感觉自己可能最近有点劳累伤感,也许负面情绪在影响解读吧,我选择不去多想,不去看文章末尾那个写作时间1935,是的,人到中年,不可胡说八道,达夫的这篇散文没有人有我这么奇怪的想法,肯定是我妄加揣测罢了。于是,我选择回避我的内心,假装不认识那个叫郁达夫的人。
现实往往就如很多人体验那般,越想忘却的反而越来越清晰深刻,一种念头出来也是很折磨人。好吧,今日让我陪你一起走进你的《江南的冬景》吧。
通篇初读下来,字里行间都是江南冬日的不同风景,宛如一副画卷。悠闲冬日人们晒着太阳,话话家常,悠闲自在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幸福感溢出画面,令人向往;第二幅画卷是江南冬日郊外图,色彩缤纷绚烂多彩,大自然生机勃勃,仿佛看到达夫正信步其间,眉头舒展,若有所思;第三幅画卷是寒村微雨图,达夫是画家,精通文画相融,这幅画卷他得亲自用笔墨渲染,浓淡相宜,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孤舟侠客,只须点染,意境深远,引人无数豪情壮志,侠客柔情之思,别有一番韵味;第四幅是寒雪图,江南的冬日难得见到雪,达夫用了一套魔术,他引用了古人写诗的句子,例如“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等,连接起来竟有了下雪的真实感触,仿佛已经被带到漫天飞舞中;最后一幅图是冬日郊外散步,江南的冬日是温情脉脉的,郊外风景如画,此时若能与一两个友人一起散步,那自然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达夫用行云流水的笔墨自然展开的江南画卷,有人情风俗,有自然美景,有侠客柔情,有诗意联想,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舒展,岁月静好,这样的美让人贪恋,不愿醒来。达夫,你的眼里淌过的美景,我看了,我也醉了,江南,你我共同拥有。
一度沉浸在这样的风景无法自拔,可在四十岁时,我开始怀疑了,我的怀疑来自我的感受,为何你笔下的美景都是我所亲历的21世纪的江南?为何曾经你给我如此孤独压抑悲凉感?到底是你在变还是我一直没读懂过你?我问我自己,我在努力回忆印象中的你,似乎你的人际交往也不如意,几番进入不同文学社团又退出,同行颇有微词以致你越发显得不同,是的,你不在乎这个,你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这世间任何评价左右不了你,你留学日本的经历应该让你感触很深,你的小说里充满孤独压抑,甚至自戕,有人据此揣测恶意攻击你,那时的你让我印象深刻,我自然知道小说不是作者本人,小说可以虚构。但我坚信一点,一个人的文风不会随便改变,他书写文字的方式难以改变,他灵魂深处很多东西难以改变,于是我想重新来看看这文字里你的影子。
最先让我产生怀疑的一段文字是下雪,你引用了很多文人的诗句来写雪景,但事实上你对雪的记忆停留在薄薄的一层春雪,在没有雪的江南,为何你能让笔下生出这么美好的雪景?那一定是孤独开出的一朵朵雪花,它们可以尽情飞舞,超越时空。让我再次怀疑的是北方南方冬天的人们,字里行间岁月静美,人世温暖,欢声笑语不断。为何我却越看越觉得疑惑,你所描绘的不正是今日我所经历的吗?北方虽然没到过,但家乡的冬天也经常需要火锅,也常常不能出门,室内也欢乐祥和,是你跨越时空走进今日还是时间从未向前?1935年的冬天真的这么美好吗?我是个历史学的不好的人,我残存的那点知识让我只记得鲁迅先生死于1936年,你还亲自送他给他写挽联,我记得先生死的时候内心对那时的中国社会是感觉悲凉,希望渺茫的,由此我不敢确定你的江南是否安好,你笔下写的那场景我相信你曾经经历过,它让你难忘,倘若日日重复,如我们这些生活新世纪的人,是否还会如此深情流淌?带着怀疑我继续行走在你的文字中,第三幅画卷我也难忘,我在里面看到了侠骨柔情,也看到了小桥流水,如此安静和谐,完全是很多人心中理想江湖,那么是你吗?你就是那个柔情万丈侠客么?你的江南可还需要安宁?你说你悠闲的走在郊外,看着绿色多悠闲,你说日本德国人也都喜欢散步,说到最后你实在忍不住了,打算湖边散步,那么,这笔下江南冬景都是你脑海中那最亮的风景了,不染一丝现实尘灰了。
于是我很好奇,你为何要待在屋子里歌颂江南冬景,为何我日日在美景中却没有体会到这份美景?历史知识极度匮乏的我开始翻开你和你的1935,我看到了你的三则日记,说实话,很震撼,却也很欣喜。原来你是在那么艰难中写着这么深情优美的文字,原来记忆中你的气息并未改变,还是那个孤独的达夫。一个人在极度艰难中书写,头上飞机轰炸,屋外道路封锁,家中老母盼儿归,生计的烦恼一言难尽。就是那样艰难时刻,你在写你《江南的冬景》,你在赞美她的可爱明朗迷人,但你却不能走进她的怀抱去看看此刻她的模样,也许,你不敢看。所以我在那段文字中读到了郊外野花野草的生机勃勃,色彩绚烂,古人那句“国破山河在,陈春草木深”在你笔下是深情的赞美,花草不识山河破,野火狂烧亦能生,你一定是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启示,你引用了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不是你想说的?
我不知你写完这篇文章时有怎样的感慨,但它像一个可爱迷人的孩子,让人向往江南,它也如同一块美玉,温润透亮,那个把他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人,就是达夫你。你是用尽怎样的深情,在那一方斗室里舒展美丽的江南传说?后来,你离开江南了,带着只属于你的《江南的冬景》去日本了,后来的后来,很多你的传说,你就活成了江湖中那个侠客,你的一腔柔情献给了你爱的江南,你的破碎的山河。异国他乡,你是怎样惨死他人之手?又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江湖险恶?甚至你的孤魂能否漂洋过海重回江南的怀抱?我不得而知,但我想,你其实从未离开过,你的《故都的秋》,你的《江南的冬景》,你的行云流水,你的明朗可爱,你的英雄豪情,这一切,都将在一尘不染的文字中得以永存。
江南的草木有情,一定曾经温暖过你也给过你希望,文字也是有温度的精灵,它们共同守护过你,在那样苍茫的大地上共御风雨。时隔多年,我在江南的冬天读你,读你的深情,读你的苍凉,读你的明朗纯净。岁月风云变幻,你要的江南的冬依旧温暖,你用文字提前温暖了江南的冬天,我在不惑之年再次走进你的文字,只愿江南别有寒冬意,度你忠魂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