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史学家,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他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知识,对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名著名的启蒙大师和精神领袖。
与此同时,梁启超先生培养出来的九个儿女在各自所在的工作领域中都获得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家中还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三位专家被誉为“一门三院士”。
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罕有,在世界上更是少见,这与梁启超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密切相关。
以身作则进行家庭教育
以身作则是梁启超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他一生秉承“言必行,行必果”的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举动。
梁启超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做法,并不能仅靠理论学习就能够学到的,而是应该通过父母的示范,在“润物细无声”的形势下影响孩子的。
梁启超一生虽然经历沧桑,颠沛流离,但是他用实际行动来教导孩子除了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外,还需要用自己拥有的知识来报答祖国,为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一切知识和能力。
循序渐进进行家庭教育
梁启超先生是九个孩子的父亲,他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非常关注,不会让孩子们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
他更提倡让孩子们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他都会询问和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和交流的情况。
教育孩子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要谨遵教导,不能操之过急,明白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丰富,但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一方面循序渐进的学习。
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孩子讲解,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从大方面开始,要从点、从精确入手,要做到专攻知识点。
攻破一门学科后,在已学到的知识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升华。
正是受到梁启超做学问时积极态度和思想的影响,他的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都学之有道,重视知识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的方法,努力进行知识的创新,从而在学习上取得突破。
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家庭教育
梁启超先生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在全面熟悉和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理论结合实践的思想: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以致用,要尽可能避免出现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象,不可全部依靠书本上的知识。
正如俗话所说的一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他在教育孩子学习和做学问的时候不能单靠书籍上提到的内容,还需要重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梁启超先生言传身教,用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教育和影响孩子,要求孩子要谨记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教导。
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并因材施教,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的引导,使孩子能够发展自己的专长,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良好的成就。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新一代的接班人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启蒙教育环境,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采取的方法至关重要。
在当代家庭教育不断发生变化、新情况的环境下,借鉴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从自己做起,教育孩子做人的品格和素质,为培养国家优秀的未来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