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有缘的,到了最后,不管如何也会遇见你。真是应了那句,我记得。
原定于18年末上映的《白蛇·缘起》,却隐隐消迹于那段时间,直到前天偶然知晓它,已经上映五天了。即使有过期待之人也依旧会忘记,更不要说未曾知晓的。要不是偶然看到相关于它的一段视频,怕是会一如往常,让本该引自己难忘之事被日常所替代,虽谈不上后悔,但没有去看也一定会失去那时那般的快乐。
市场——与个人期望不符的现实与无奈
为什么要先说这个呢,因为现在一想到这部电影,就觉得很是可惜。同是爱情题材,与《君名》相比,我更偏爱这部。白蛇所能引起的共鸣不仅仅是中国本土文化,还有见证那个文化,并随之长大的自己的成长故事。尤其是后者所引人遐思的经历,包含了一个年代一群人的美好,就像珍藏之物灼灼发光。然而《白蛇·缘起》的票房却并不乐观,以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最终的收益或许连成本也赚不回来。好的事物得不到好的结果,在可观的过程中单个人并不能改变些什么,这份无奈感让人十分不舒服。
既然对于这部电影,很多有权威的网站评分是属于较高层次的,那么这份无奈就不是个人喜好的特殊所致。想起另一部动画电影《魁拔》,也是好评如潮,但投入市场的回报却少之若无。不可否认的是,情怀与夸赞并不能直接支持一个电影的未来,让制作公司走下去的重要推力还是现实的物质支持。想想有一群人为了一部影片,曾十几个月的全心付出,但结局却不尽人意时,并不是夸赞几句“业界良心”就能随之而去,换来再一次的真心与伤痛。对于此,《魁拔》的前四部,真可谓凝聚了万千的心血与勇气,那未至的第四部,期望真能换来真挚的回答。
影中——没有“瑕疵”的夸赞
对于喜欢这部电影的自己来说,它大概是完美的,没有瑕疵。人与人之间交往尚且存在“光晕效应”,对待喜欢之物,为何要寻找其“瑕疵”,来说服自己不太喜欢它吗?
首先是画面的美感,极致的美景萦绕出了梦幻般的感觉,山水秀丽,草木绚烂,枫林幽潭,每一个场景的美都犹如水墨画般掩韵其中,即使没有多少言语,画面也依旧让人有了极大的满足。动作的美在于紧凑的打斗场面,绚丽的场景与流畅的镜头。
人物的美美在容颜与气质,许宣的勇敢与善良,小白的秀美与动人真挚,小青的果敢与无畏,还有肚兜的忠诚与幽默,小狐狸的神秘与妩媚。整体的情节很简单,剧情的起伏在后半段一波三折,前半段的相知相恋亦是甜腻动人。小狐狸的那段画面所营造的玄秘感与其形象的搭配可谓十分恰当,让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最后向经典致敬的西湖相遇,烟雨蒙蒙,伞下的人儿,怕是走过了前世今生,搭配着经典的曲调,儿时看《新白娘子传奇》的记忆浮上心头,小白回眸浅笑,青雨挽着轻伞,青丝缠着微风,雨荷迎着悄然而至的言语,这一相遇,又是经历了多少,眸子里的深情,怎么够多少细说。
说起来,它的音乐不是最佳,情节也很普通,可是,看完后却有那么一种美好、完满的味道。感让人动的情怀不是来自于作品,让人感到无限满足的是它勾起了过去的无限回忆,如今,它也将成为美好,成为那一时刻的记忆,珍藏于心。
影外——可以说的爱情
艺术作品中所描述的爱情,过程大致会经历相遇相知相爱与相守,再之相离相思,其实相遇在缘,民间相传的今生缘在于前世的相爱相思。因为一世人的百年短暂,与相爱时许诺的天长地久差异是那样大,所以传说、故事所描述的爱情双方存在一世又一世,借此表现永不分离。而掺入妖、仙则是为了保留这份爱最开始的某份记忆(味道),要不就如梁祝,相爱的彼此同化为蝶,那是另一种形式的相守不分。
白蛇的爱情是美好而动人的,作为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白蛇·缘起》丰富了传统故事的内涵,让小白(白素贞)爱上许仙的缘由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因缘的相遇。其实说起来,求新的描绘民间故事往往带有极大的风险,只是描述原来故事不免陈旧无新意,而一味的求新反而错离了最原始的追求,让人难以接受。所以,《白蛇·缘起》的着眼点选的很好,作为一个补充,它让原来的故事更加丰满动人,从这方面来说,我大概是不太期望第二部的,因为第二部所以叙述的内容真的是极为不易,它也一定会涉及新旧间的相容问题。但是啊,因为十分喜欢这部缘起,综合下来,对第二部的期待之情更为显得重了,还是期望了呢。
安利——所忆所期
所忆片中几个美好的场景:
1.开头的小白与小青(十分动人啊)
2.花海,伞,枫林蒲公英
3.渔舟《何须问》
4.相拥取暖
5.塔下相知相爱
6.为妖
7.相泣相离
8.相遇《前世今生》
所期:彩蛋是小狐狸的,那个水下的人物可能是法海?还是期望第二部的,希望看到此的人可以去看一看,不是因为这部电影它有多好,(它确实很好),而是因为它会让你想起很多——你自己的曾经。真是应了那句,我们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