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听庄子讲故事,听得过瘾,想得兴奋。庄子今天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哀骀它”这种德才兼备之人,在世间是看不到的,他只存在于庄子的寓言故事中,他应该是庄子心目中一个完美的人。借助哀骀它,庄子讲到“才全而德不形”,说到是才性的保全和德的不外露,关键还在于一个人心的修养。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总会遭遇到种种的变故和价值观的纠结(比如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愚毁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运命的流行。生命中的种种际遇,有的纠结,可以经由主观的努力而获得改善;有的变故,则人力所无可奈何,但最重要的还在于不能让它们扰乱自己平和的心境。 反观自己和身边的许多人,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从起初的被它击倒,到逐渐地反思调整,直至重新振作站起来,人们接受运命,但又不屈从运命,我想这也是智者的心路历程和最终的选择吧。
何谓“德不形”?就是德性不要彰显外露,保持内在精神的稳定,不随意受外境所摇荡。 “德不形”所说的两句话:“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想来颇有意味。前一句着重内在生命充实完美的追求,这是《德充符》的主旨,也是道家所崇尚的人格形象。后一句的“德者,成和之修也”是说“德”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修养的境界。
《德充符》以“德”贯穿全篇,庄子用极其夸张的寓言来反衬德的重要,用形体残缺极其丑陋而达到至人高度的人作比喻,反复说明形残貌丑不足影响道德纯美的价值,只要道德完美,则可以化丑为美,化缺为全。真正的德应是扫除是非好恶的念头,忘却行为的动机,一切顺之于自然,而又合之于自然。今天读到的一位学友的留言,打动我心:古文中多以德为本,年轻时不觉得,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有德不只是对他人好,也是令自己幸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