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讲述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传奇故事。课文较长,由于是原著文本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较多字词不易理解。学习本课前利用早读课和孩子们一起读了几遍课文,并再次强调了预习的要求,所以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顺利。(课前做好预习真的很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武松打虎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兴趣。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武松打虎”是《景阳冈》一文中的精彩片段,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我从课后题入手进行逆向思考: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就得先读明白武松究竟是怎样打死老虎的。我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分别圈画老虎和武松的动词。老虎是“扑”“掀”“剪”,武松是“闪”“闪”“闪”。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想象老虎的动作,也可以模仿老虎的动作,理解动词的含义,感受老虎三招的凶猛异常,也衬托出武松的勇武。再看武松,以不变应万变,轻轻巧巧一个“闪”字,让读者看到了武松的冷静与机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紧扣动词体会、想象、感受、朗读,既了解了武松打虎的详细过程,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语言,为“详细讲述故事”打下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首先让学生对比平常习作进行思考,“闪”描写武松的动作能不能换成“躲”“跳”“避”等词?学生通过辨析,更加能体现出武松的机敏。
学生读懂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接下来就是生动讲述故事。学生先在在小组里讲述,然后根据评价表推选小组“故事达人”,再进行全班交流。因为时间有限,课堂上个别学生进行了展示。课后,学生依然热情高涨,于是我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延时,孩子们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有的加入了动作,有的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放学铃响了,同学们仍沉浸在武松打虎的精彩环节中,教室里充满了掌声、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