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然,我又有幸身归集体宿舍,可喜的是,伴随身体,精神也逐渐复燃于心。
坐在曾经的凳子上,手肘依偎在桌面,好似时光倒流或时光从未溜走,这又让我奢望,如若能回到大学的凳子上,那,又会有何感想。不知何时啊,我离开了集体宿舍,和小满合为一小家,日子就变得匆忙而甜蜜,但也变得琐碎而平淡,当然这不仅是因为我搬了出去,与我职业有了一步小升也有莫大的关系。从前我是我,后来我是小满和我,再后来我是单位、小满和我,我变得四分五裂,我中的我占比越来越小,我离我也逐渐遥远,内心的敏感处逐渐越来越冷漠。我喜欢这样的我吗?一点都不喜欢,我一直在挣扎,在追寻,追寻那个在集体宿舍的我,那个25岁之前的我,那个完整的归于我的我。
如今,我又坐在这里,得一片短暂的小憩,惶恐中等待随时的繁忙,可这一刻,是属于我的,就连和小满见面我也犹如一种未曾嫁娶只是相恋的往日时光感,这种慢时光,真好!让我怀念的,我今又重新拥有。
此刻啊,外面阳光明媚,鸟语无花香,我们困步于此,却寻得往日精神,祸福相依,难议得失心。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可惜宿舍内并无可览佳作,不知是我有了太多挑剔心,还是心不静,虽有一本室友买的莫言《晚熟的人》,但是看了百十页却终究是放下了。这让我想起当初年幼时,家中无藏书,我就翻箱倒柜的寻找,以一颗求知之心寻家中之书宝,最终也就寻得两三册,不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是如获至宝。至于当时我为何如此热爱书籍,至今我也没深思细想,也许这就是天生对于一件事的热爱吧。当时所获的书籍中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一本希腊神话,前两本应该是我二哥买的,最后一本不知从何处而来,十分古旧,不过我欣然吸取着其中的营养,这些书中的精神启发着、震撼着、洗礼着当时那个无知的我,让我许多沉睡的神经末梢得以苏醒,并一直活跃至今,给我力量。也许正是从文字中产生的这些感受,才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寻找新的书籍,渴求新的触动。然而中学到大学再到毕业后,这种渴求的程度并不是一直递增,而是由递增到至高点再到滑落,一条抛物线就这样形成。不知从何时,很多书籍难以赢得我的耐心,大多只是草草。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又好像知道在寻找什么,我再寻找更多更深更强烈的震撼,可是如果没有耐心,这些好似难以达到,这,是一个矛盾点。
于是今天,问我要读点什么,闲适的我有些迷茫。有重量的东西在哪里呢?阳光下的树荫下,我坐着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