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要进行惩罚教育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多提倡正面教育,原因有二:一是正面教育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二是大家畏惧惩罚教育的危害,且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我同样提倡正面管教孩子,但是教育的另一只手惩罚也不能抛弃。
现在很多家庭缺乏惩罚教育,容易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造成孩子在家无法无天。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关系,不在外面犯大错就行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根本分不清家庭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环境,有些行为和心理一旦形成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在家里无法无天,不被惩罚,但是法律面前可不会因人而异。
前几年,我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犯下大错,锒铛入狱。李双江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平时舍不舍得打孩子?他回答,舍不得,一打自己就要先流泪了,最多吓唬一下而已。不惩罚,可能就成了李双江教育最大的失败。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也很火,一男孩入学几个小时内就被劝退。原因是孩子在学校无法无天,老师校长都管不了。为了不打扰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学校只能把他劝退。家长在家不惩罚,只寄托于学校再进行教育,这根本行不通。被劝退就是社会给这孩子家庭应有的惩罚。
很多家长怕惩罚给孩子留下阴影,怕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但有时候,恐惧这种情绪其实是一个好东西,它是保护我们身体不受到伤害的一种情感。人碰到热的东西,感觉疼痛,所以我们才会对火有畏惧感。畏惧火让我们提防火灼烧,其实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
现在社会比较安稳,这和国家有军队、监狱等暴力机构有很大关系,这些暴力机构才是法律法规可以正确实施的保证。同样,惩罚教育,应该作为教育中的一种威慑手段,不能常用,但也不该完全放弃。
02 什么样才叫正确的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应该作为正面教育的备用手段来使用的,但是惩罚教育不等于棍棒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惩罚教育呢?
一、惩罚教育的目的
惩罚教育也是教育,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里认识错误是关键,然后才是改正错误。
而且,惩罚教育不该以牺牲亲子关系为前提。惩罚是让孩子认识错误,如果孩子没有认识到错误就惩罚,很容易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那就是不成功的惩罚教育了。
比如以前家长经常使用的棍棒教育,可以很有效的让孩子改正错误。但很多时候,孩子是否能认识到错误就不一定了,还会对父母生出反感的情绪,加深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
二、什么时间进行处罚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教育手段还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只有孩子明知故犯,正面管教失去作用时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让孩子认识错误的危害、后果,即将要受到的惩罚,如果孩子不达到要求再进行惩罚。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多次教育不听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
当然,在孩子犯的错严重危害其他人的利益时,也需要受到适当的惩罚。
比如孩子未经同意就到邻居家玩耍,损坏了人家的东西。这时父母要做的不仅是给对方道歉和赔偿损失,还要用适当的处罚来让孩子认清事情的严重性。
三、处罚的内容
惩罚教育不只有体罚一种,可以是多种形式结合。比如欧美家庭流行的“禁闭”,就是让孩子在固定的地点或空间独自冷静,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回到集体中来。还可以用扣零花钱,没收喜欢的物品等等方式。
当然处罚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孩子给别人造成损失,可以扣孩子的零花钱进行赔偿;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超过的部分,第二天多扣除一倍时间;设置废弃箱,孩子乱丢的东西,全部装到废弃箱里,过一段时间(一周)才能拿出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提前声明过的处罚方法,不要轻易改动。
还需要注意的是,处罚不是目的,切忌为了让孩子打成某种行为,以处罚相逼。比如孩子不吃饭,就不让孩子看电视。吃饭问题和看电视是两个问题,如果孩子不按规定吃饭,那就不给饭吃,让孩子体会饿的感觉,孩子才会正经按时吃饭。如果孩子不吃饭,家长就给零食,那孩子不可能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四、后续安抚
处罚教育,可不是处罚完就可以了,别忘了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错误,还不能牺牲亲子感情,所以惩罚后的安抚是必备环节。
这个环节就像复盘,帮助孩子理解认识错误,并且需要帮助孩子恢复自尊自信,修复亲子感情等等。如果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说出来,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并表达出孩子以后能改正或说到做到。
这个时候和孩子沟通,不要站在一个道德的至高点来批评孩子,那就是二次惩罚了。家长应该与孩子平视,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分析利弊。这个环节做好了,那么惩罚教育就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了。
03 惩罚教育中的注意事项
惩罚教育中有很多误区,也是家长担心伤害孩子的地方,需要我们额外注意。
一、有些时候,孩子不是明知故犯,而是控制不好自己
比如在公共场合吵闹这件事,对于6岁前的孩子,很难控制好自己,他们有可能玩着玩着兴奋了,就忘了要小点声这件事。父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适当的惩罚标准,比如如果忘记了而大声说话,那就去一个角度静静坐5分钟,然后回来。但是如果是明知故犯,那就要从严处理了。
二、不要冷暴力
任何时候,不要对孩子使用冷暴力。冷暴力只会加深孩子和父母间的感情裂痕,让孩子赶紧不到爱,这不是惩罚的目的。惩罚也是教育的手段,目的可不是让孩子失去爱,这是两码事。
三、不要翻旧账,无休止的数落孩子
很多父母间吵架时,就喜欢翻旧账,对待孩子时,也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以前的错误并不能说明现在的问题,这会让孩子产生愧疚感和自卑感,也有可能引发孩子与父母间的争吵。如果使用惩罚教育,那么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其他因素,孩子也更愿意接受处罚。
四、注意处罚的内容
处罚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些手段可以达到目的,但可能伤害孩子其他的感情。比如处罚孩子学习或做家务劳动,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毕竟没人想整天的学习和劳动都是处罚吧。学习和家务劳动都应该是孩子该做的分内之事,不该是处罚的内容。
五、不要惩罚不会做的事
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会干某事的,孩子第一次做什么事没有做好那很正常,家长不能以此来惩罚孩子。而且,不要拿孩子和其他人做比较,只要孩子和自己比有进步,就该夸奖,而不是惩罚。否则孩子就会产生自卑感,不敢尝试新东西,失去创造力。
六、注意处罚的地点
处罚孩子也有讲究,比如处罚时应该选好地点,不能危及孩子的安全。还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处罚孩子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问题。比如公共场合,尽量不要处罚孩子干一些特别的事,引起其他人的围观和注目。这会让孩子感觉非常不好,伤害自尊。父母可以考虑采取温和的方式,比如家长陪孩子一起暂时离开,这样不打扰其他人,还能让孩子安静下来。
七、处罚要执行彻底,不要让孩子以为认错了就可以减刑
中国人很善于说情,有些时候父母惩罚孩子,其他人可能会帮着孩子说好话,让孩子不要处罚孩子或者减轻处罚。这都是不利的行为,社会上的处罚可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言论就改变,而且约定好的处罚就要执行到位。父母可以给其他求情的人说明,之后孩子可以接受安慰和补偿,但是处罚必须执行到位。处罚和奖励必须分清,不能相互抵消。
八、父母同样要注意接受处罚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如果有违反约定的行为,必须给孩子处罚家长的权力,而家长必须接受处罚。同样,家长不可以用奖励孩子来抵消自己受到的处罚。
以上就是我对处罚教育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并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