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早教的心得……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像我一样,一开始学育儿和我们专修班的课程觉得内容多又好难,但过了一年后就慢慢开始发现,抓住几点精髓,大的方向只要不偏离就很好了。所以今天结合自己所学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孩子2岁前,很多时候我做的早教就是“葫芦画瓢”,用我所学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结果事倍功半,孩子没兴趣,大人很焦虑!还有亲子阅读很重要,不管是读《论语》,还是赏名画或者读绘本,但并不知道最早期亲子阅读到底为了培养什么。于是,我就把孩子可以安静听完几本书、看多少卡和欣赏多少画作为目标……安安2岁前,专注力根本不可能集中啊,我当时也是心里急啊,还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抓紧闪卡、赏画,赶紧读书,根本不管他的眼睛有没有看,耳朵有没有听,好像我读完了他也就读完了似的。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如果今天孩子只能专注10秒钟,只能看完一页,那好好利用好这10秒,好好利用好这一页,让他明白观察的是什么,让他感受到妈妈在阅读时的开心、淡定和从容。后来,我的确这么做了。那怕是安安一天只看10张字卡,只欣赏一幅名画,只读半页的大书,我都会用心的感受他,不再赶了,放慢了速度,读到哪里,用我的手指指到哪里,用这样的方式向孩子演示怎样叫“看到”。当我放慢速度后,我发现,孩子对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有时根本不知道看什么,于是就选择不看。而当我用一个手指引导孩子看局部时,帮助他进行了信息筛选,让他更有针对性地看某一个细节。一个孩子越早可以学会如何观察,如何筛选信息,那他不仅越快会对名画、文字感兴趣,也会对今后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好,我今天的这些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