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画得线条和角度还是不准确。
应该慢慢练习一次性画准,不要重复去画线条。
这种临摹感觉有点像填空题,先把大的形体分解后用大的形状概括,再往里面填骨骼结构,看起来也一目了然,画出来大型也不会走样。
虽然有些地方的结构构造还不是特别的了解和理解,但是多看多学多画总是没错,画得多了也好像会有一点点的开悟。左边那幅型没有画准。
最近画这些骨骼感觉还行,比原来顺溜好多,看来画人物线条真应该遵循“宁方勿圆”这一技巧。
上面那些小小的动态图要画好还不容易,画小跟画大一个道理,该画到的地方也得画到才会像那回事。
完全骨骼分解图了,感觉挺有意思的,一口气连着临摹了好几幅。
左上面那一幅骨骼画得有些粗壮了,不知道影不影响比例?不过看起来好像还算比较协调?
感觉这些人体结构图个个都像是个木头人。大概这也是本书作者伯里曼解剖人体结构比较独特的地方,他把人体结构分解成各个部件,再用中国古老家具一样的榫卯结构连接贯穿起来,还用了一个专用术语“楔人。”这种看起来好像更有立体感也更容易学习和记忆。
这幅画得有些粗糙了感觉。
很有意思这本书,估计画完也得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吧,如果认认真真的学习临摹练习的话。不知道我这一段的临摹学习有没有进步?不管怎么说,书是好书既然买了就按部就班先临摹练习一遍,后面再慢慢去消化了。
前几天天疫情刚解封雨天后出去写生了两副,还是一贯的粗糙了。
小公园路边的不知名字的小黄花,看着像菊科类。每年这个季节出去都能看到。
其实更喜欢写生的感觉。但是真心的因为技术不行,所以是每次都是对着美景只有相顾无言用眼用心去领略了。想要画出来感觉还有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