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内心寡、淡、素得没一点味道,这是好的说法,不好的说法是自闭、漠然、没热情。遇到太多这样的个案了,虽然理论上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但一直试着用感受去捕捉,今天形成了语言:太孤独的家庭,孩子连憧憬都难以生出。严重的情形中,是任何憧憬都难生出,结果就只是活着。
对这一现象,刚刚想到一句话:当父母冷淡时,孩子的生命之光也就黯淡了。
用另一套语言来说就是:对一切都缺乏动力,所以,不可能自发地去寻找理想的工作,很难自动地完成爱情、婚姻与生孩子等复杂的事情。若纯自发状态,最后就是什么都不做。所以,必须由父母等亲人来安排。并且,因缺乏内心动力,根本不知要什么,那就只好去过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活着!
他们缺的是动力,可为什么,孤独会对动力造成致命伤害?原因是,动力必须在关系中展开。我有一个动力,可它必须指向一个客体。
对于成年人,客体可以是各种人事物,而对婴幼儿而言,最初的动力势必指向养育者。所以,这时的孤独,就容易掐灭掉动力。一群人在一起却孤独,也是因无动力在其中流动。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讲到一个故事:五岁男孩迈克,在幼儿园学溜冰遇到挫折,他坚持不懈,一直在努力。回到家,却情绪低落。妈妈积极回应他,并问他:你以前做得很好,这次不好,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迈克泪汪汪地说:你们没在那看着我。孩子的自信,需父母的积极注目,幼童尤甚。
更妙的是心理学家托品的解释:在那个时刻,他的自体客体(即内在父母)所缺少的坚定功能,与他自己的脚踝和他的整个自体(即自我)体验中所缺失的坚定感是一体的,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孩子的自信--心理与身体的,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息息相关。
原创文字 / 不懂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