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字里的逻辑

今天中午跟李旭山老师一起吃饭。

这次他来,是汕头教育局邀请来给汕头高中老师开讲座的。题目是:写作思维训练。

当我中午赶到他那里的时候,讲座已经结束了,一大群人围着他拷课件呢!

我就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在忙。忽然旁边有一个人在叫我,吓我一跳。我盯着她,却真的搜寻不到她的印记。哎哟,好尴尬,过一会我才知道她是我大学的同学。

这时候旭山老师转头看见我,很高兴的样子。我同学看见我跟旭山老师很熟的样子,也很惊讶。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谈起了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旭山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他说他最喜欢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由他来回答。他说他曾经有一篇课文,整整上了两个周,让学生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感。

他说,我就喜欢让学生提问,什么都好。最怕学生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话,就说明你根本就,读不懂。

我说无论哪一篇哪一个段都可以提问题吗?

他很自信的点点头说,那当然。我就说了,那我马上来试一下吧。

我就找了朱自清先生《春》里面的一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旭山老师一看就说,桃树,杏树,梨树,位置能不能换一下?我说,不能呀,这个跟后面是对应的关系。

他说还不仅仅是这样,桃树,杏树,梨树,这样排列有音调上的讲究,是不可以把顺序调转过来的。“平平仄”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有音律美。“噢噢!”这是一个神奇的角度。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你怎么看?”旭山老师问。

我弱弱的说,不就排比和比喻吗?

看他那样子,仿佛有别的什么东西还没被挖出来。

他笑了,跟我说:红,粉,白。除了相对应的关系,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最吸引你的颜色,红色红艳艳的,非常鲜艳,吸引人。所以把最先看到的春天的感觉放在最前面。粉色是处在中间的第二眼看到的,这样的一种优雅的粉色,让人觉得生活在一个温馨的世界中,这是春天的深一层的感受。最后终于留意到淡雅的春天。白色也是春天的一种颜色,虽然它不起眼,但是正是这白色,作为底子,让这个世界,有了衬托,才能看起来更美。

三种颜色的排列是大有深意的,这就是文字里面的一种思维逻辑。

我惊叹的点点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