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对面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水流平稳。每天的清晨与傍晚,都会有女同胞们在这里洗刷衣服,谈天说地,因此这也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在洗衣服上游的转弯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水潭,这里曾经是男同胞们夏天洗澡的地方,也是我们儿时的“水上乐园”。在刚上学前的那个暑假,我跟着堂叔来到这里洗澡,这也是我对小溪最早的记忆。
由于胆子小,刚来溪里洗澡的时候,走到水满大腿的位置时,就再也不敢往深处走了,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在深水中嬉戏。随着小伙伴们的召唤,我也开始试探性的把头钻入水里,但不到10秒钟赶紧抬起头来,即便如此也兴奋的不得了。久而久之,渐渐的开始往深水区迈进,等水淹到脖子的时候,立即回头,然后狗刨式的往回游,当然最初还只是半走半游。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深入,也不知道狗刨了多少回,喝了多少溪水,终于可以钻入水底闭气1分钟,可以在10余米长的水域内游个来回。此时我感觉自己会游泳了,虽然还是只会狗刨式。
除了学会了游泳,最开心的还是跟小伙伴们打水仗、泼水了。最初来洗澡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就回家了。等喜欢上了在水里的感觉后,在溪里待1个小时都不想回家。有时玩到嘴唇发紫,父母拿着“牛棒丝丝”来赶,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再后来,有胆子大一点的小伙伴们,从3-4米高的岸上直接往水里跳。巨大的响声与浪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有人带头就会有人模仿。有一段时间,每天都能看到现场跳水表演,与电视上不同的是,我们的表演都是脚朝下的。当看到有比我小的小伙伴们也一个个的往下跳时,我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冲动。终于有一天,我也鼓起勇气,往下一跳,当我跳下去之后,我感觉自己也是真正男子汉了,别人敢做的,我也敢做。在小溪里玩水的经历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直到工作以后再也没有那样子玩过。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像往常一样在溪里洗澡。忽然岸上有人大声喊到:“贼水来了,贼水来了,你们快点跑上来”。当孩子们还在犹豫的时候,个子高的已经看到突发的洪水离我们只有几十米了。于是赶紧拿起衣裤,连滚带爬的逃到岸上,跑上来后还是心有余悸。我们都在奇怪怎么会突发洪水,上游又没有水库。后来据村里的老人们讲,有些时候,虽然我们这里天晴,但小坞头里面可能下大雨了,他们年轻的时候遇到过好几次呢,以后洗澡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点。记忆中小溪还发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有一年夏天,连续下了一个礼拜的大雨,起初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可以看洪水。但到后来就不对劲了,雨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而河水已经快漫上来了。紧接着,住在溪边的人家,开始往地势高的人家里搬东西。有的老人开始烧香拜佛,求祖宗保佑,让雨赶紧停下来。但水还是不断的往上涨,没多久就漫到了岸上,溪边的好几栋房子都有墙被洪水冲垮,桥也冲垮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说到小溪不得不说在这里抓鱼、抓蟹了。在我的小学阶段,当溪水快要枯竭,水流减小的时候。经常会有人,用石灰或茶子饼在溪里毒鱼,然后几乎全村的人都去溪里抓鱼、捡鱼。胆子大一点的人,会伸手往各个石块之间的孔洞里去掏鱼,有时一个孔洞里能掏出好几条石斑鱼,但有时也会拉出一条水蛇,吓得周围的人赶紧跑开。听年长的人讲,水蛇咬了没关系,别碰到牛粪就行,因为水蛇的毒藏在牛粪里,如果被水蛇咬到,而刚好碰到牛粪了,就会毒发身亡。不知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反正我是不敢尝试的,也没听说周围的人试过。这样一次鱼抓下来,每个人至少都能抓个1-2斤,溪里也几乎看不到鱼了。然而一场大雨过后,又会有成群结队的鱼在溪里游来游去,仿佛鱼是随着雨从天上落下来的一斑。这样的抓鱼方法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村里的劳动力基本上外出务工了为止。
初中以后的暑假,我们会背一个八磅锤,去溪里砸鱼。先制造响声把鱼赶到某块石块下面,然后拎起磅锤用力砸,等翻开石块的时候,鱼基本上砸晕或死了,直接捡起来就行。然后就地取材,折一根狗尾巴草,穿过鱼嘴跟鱼鳃,提在手上。等一根狗尾巴草穿满鱼的时候,满满的一碗好菜也就有了。
工作以后再来溪里,就很少抓鱼了,当时在那种半干不湿的石块下面藏着很多螃蟹。随意翻开几块就能抓到螃蟹,不需半小时,就能抓到几十只。然后把螃蟹去壳、洗净,沾上面粉,放油里一炸。又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诞生了,这种菜在饭店里是绝对吃不到的。在工作的最初几年,有外地的朋友来我家玩,经常会带他们去溪里抓螃蟹,吃螃蟹。
结婚以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溪里的鱼蟹也少了。前几年带着楠哥回老家用渔网,还是能捞到几条的,这时抓鱼已经不是拿来吃了,而是为了玩,拿来养。自己能抓到鱼,小家伙很兴奋,这次春节回老家,一下车,他就要去溪里抓鱼,没想到别说抓,看都没看到一条。他爷爷看他失落的样子,决定第二天亲自出马,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后来跟村里的老人聊天,聊到现在的溪里怎么一条鱼都看不到了。老人讲,一方面,前几年经常会有外面的人背着电瓶,来溪里电鱼,所以鱼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现在都在搞新农村建设,下游的很多村庄,都用水泥对河道进行了整治修理,修理的非常整洁、漂亮。为了省事,连很多堤坝也浇筑了水泥。以前的堤坝是用石头砌成的,发大水的时候,下游的鱼都会迎着水流往上冲,遇到堤坝时往上一跃就会跃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内,多跃几次就会跃过堤坝,游到我们这里来。而现在由于堤坝浇筑了水泥,堤坝的中间也没有缝隙,发大水的时候下游的鱼再也游不上来了。
听到这里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跟以前比,现在的政府有钱了,开始大力建设农村。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安装了健身娱乐设施、所有的村都浇了水泥路,原先的道路也拓宽了,方便、美观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原有的乡村味道,以前很多村中央的小弄堂里,都会有一些石头铺成的小路,走在上面别有一番滋味。但现在都已经铺上了厚厚的水泥,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记忆。我在想如果当初在建设时,能同时考虑到方便、美观与原汁原味相结合那该有多好!
����Ո�=���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