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知识变现的时候,都在谈些什么
“知识变现”这个概念,从去年年初开始就一直特别红火。我们见识了很多普通人一夜之间名利双收,连创业圈都要流行“内容创业”。
本着科学研究的精神,我专门搜索了一下“知识变现”这个词,想了解一下这个现象的本质。不过搜索之后发现,网上对这个现象的本质还没有达成共识:
有人说知识变现的本质是“传播个体/平台的影响力”,比如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语就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有人说知识变现的本质是“筛选出适合贩卖的内容”,比如《三体》作者刘慈欣的新作品计划,肯定就没有王思聪跟豆得儿结不结婚的八卦好卖。
还有的人说,知识变现的本质是“内容的价值”,只有读者认为这些内容是对自己有价值的,才会愿意去付费。
综合看下来,还是持“价值派”观点的占多数。
如果把“知识变现”这个词拆开来看呢?
“知识”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信息尚有对错之分,而知识是那些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李笑来在专栏里给知识下过三个定义:
1.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3.知识本身并不能为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当知识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知识的作用才真正体现出来。
“变现”就更好理解了。而且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变现”的理解相当统一,几乎没有人专门来讨论这个概念,对于“如何变现”、“变多少现”的讨论倒是很多。
综合这些搜索结果,我个人对“知识变现”本质的理解是:能够给信息接收者带来正向的结果,并且这个正向结果的回报(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是大于其金钱成本的。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有效的知识变现途径:
我们现在说到知识变现,脑海里浮现的都是XX训练营、公开课、出书、文章打赏这样的方式,其实这些都算是“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些“术”的形式和平台自然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知识变现”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们为了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去读大学,本质上就是在知识变现。只是长期以来,大部分人都把上学当做一个“被迫”或者“随大流”的过程,心理上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学习将来可以变现的知识;再加上大学课程设置的确常常跟不上社会需求的迅速发展,以至于很多人毕了业之后还相信“知识无用”论(没错,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
北大学子当年去卖猪肉的时候,被主流舆论嘲讽有北大学历也没什么用。十几年过去了,人家编写了养猪指南,出了自传,还开创了高端土猪品牌,过得比大部分人都要体面和成功。这就是“有没有知识”的区别。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有效的知识变现途径。
静下心来打磨自己,才有变现的机会:
套用蔡康永的段子:
15岁觉得学游泳难,到18岁的时候遇到一个兼职教游泳的机会,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28岁的时候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有可能错过让你能够变现的机会。
在2016年以前,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真的,而且是暴富级别的。这种现象以前也不是没有,央视百家讲坛上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也都给作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只是现在互联网发达,普通人不需要央视这样的大平台,只凭电脑和网络,也能逆袭成功,这就使得很多人跃跃欲试。
不过这么做的前提是,你得先有知识。而且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所有知识都正走在通往免费的道路上。
这种说法也非常好理解:以前想要上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得过五关斩六将,还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持。现在,常青藤名校的课程都可以在网上免费看了,一个名校学位的最大卖点反而不是“知识”了,而是“人脉”。
老牌名校尚且可以用多年的“底蕴”和“资源”来吸引学生,普通人想要脱颖而出就更难了:如果读者花几分钟时间搜索一下,就能发现更便宜、更专业的资源,为什么还要付费来买你的知识产品呢?更何况,哪一个知识大咖不是靠着长期的积累、最终迎来爆发的呢?
所以想要实现知识变现,还是先静下心来,好好打磨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