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清朝“闭关锁国”,今有阿平“闭门造车”,还好我在这一刻意识到了,为迟不晚呀。
今天咱们就先谈谈阿平是如何“闭门造车的吧”。
首先是六年的学习生涯,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我们都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来讲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一个人的学习时代养成的学习方法会跟随他很久很久。不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现在用的学习方法跟自己上学用的学习方法有没有相似之处。
阿平,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在学习上就越发吃力了,特别是在地理,语文和化学以及物理这一块。对于语文来说,我是怎么感觉到吃力的呢?我每次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会想着去抄写后面的答案,那时候我们班的每个人都有一本买的教案,那一年也是实行小组制,每个组都有一块小黑板,老师叫我们把教案上的题目,每个组分别做一个,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照着教案上的答案抄下来,然后再派个人上去讲解就可以了。同样地,作文一直是阿平的一个弱项,每次写作文两节课,我都会挝耳挠腮,时间过去半节课,一节课了,我的作文本上还是只有两行字,或者空白。
就这样日子慢慢地溜走了,来到了高中。高中语文书有五本必修,里面的每篇文章的故事都很好看,我特别喜欢,可是一叫我做阅读理解,写作文我还是特别头疼,每次月考,我的作文永远写不完,即使我想凑字数,我都不行,一到那里我就停了下来。所以每次考试老师念名字,肯定有我的,高中三年,我的语文一直处在与这个水平,一直没有变过。
为什么整整六年,我的语文水平一直是这个样子呢?难道是我没有意识到吗?不,我意识到了,但是只是处在我意识到了这个层面上。我想改吗?肯定想的啊。但为何六年一直是这个样子呢?一年365天,六年就是2190天。因为阿平啊,这整整六年,2190天都“闭门造车”啊。
怎么说呢?首先第一点,我是有感觉到不对的,但是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就按照我之前的做法一直重复下去,不改变。这个事情出现了,我头疼,但是过了,瞎搞完成了,嗯,可以了,我不头疼了,应付过去了啊。这里就存在一个心态,事情在当下应付过去就没事了,下次遇到了,下次再说。第二点,阿平没有去找过别人去咨询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班上有没有其他人对语文特别感兴趣的,作文写得特别好的?肯定有吧,但是阿平,没有去问,阿平就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情。因为要停下来,改掉自己的不好的习惯费时费力,当问题不足够大,不足够影响到自己的时候,我们是不愿意去改的。而阿平为什么六年都没有改呢?因为改起来太难了,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不敢去问别人,怕丢面子等等。
阿平的这种“闭门造车”影响了她整整的六年,最终她考上了一个学费特别贵的学校。
如何解决“闭门造车”?
首先一定要去多跟人交流的,多讨论的,人的思想总是不同的,各自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学习方式也不同,因此一定要走出去,多交流。
其次,我们得忍受改变自身学习习惯的这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只能一点点改,不能一下子你就换了一种做事方法,改掉了一种习惯,这不现实。而且我们还得忍受自己的想往容易走的本能,不要任由自己回到之前的老路。一点点来,一点点改,楼梯总要一步步爬,路总要一步步走才算数,一步登天,挖的坑在以后的道路上还是得填的。
这两天,我也在闭门造车,我自己一直待在我的位置上,没有主动去跟人交流。我看《绝对成交》这本书,我看不下去了,我还在按照我之前的方式在看,然后就是越看越枯燥。
还有的话,就是谢谢礼哥,告诉我,我除了看书,还可以观察别人是怎么安排一天的工作的,怎么培育客户的,怎么做回访的。不用一天总是看书,如果我今天晚上没有出去跟礼哥交流,那么我明天可能还是这个样子,按照我之前的方式做事,但他这样一讲,我就知道了,我还可以做这些事情。
因此,千万别闭门造车。有问题,意识到了,一定要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