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徽刊主题打卡(2)
农民锄了一辈子地还是农民,清洁工阿姨扫了一辈子地还是清洁工,
我爸爸做了一辈子电工,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最底层的电工……
我1998年大学毕业,入职文化传媒做编辑,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编辑
我这个白领看似日子过的光鲜,可在高房价的背景下,处境比上述人群并不好到哪里去。
所谓的中层人士,同样买不起房,仅仅满足温饱而已。
我们百分之九十的人,同样跳不出自己的人生圈层。
圈层”是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概括。圈层就是某一类具有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艺术品位的人,在互相联系中形成的一个小圈子。
比如农民圈层,工薪圈层,中产圈层,富人阶层,领导圈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突破的原有圈层
因为只有进入的更高的圈层我们才会有更加的身份地位
才有机会实现收入不断提升,还有精神素养的不断提高。
时光不咸不淡的走完一年又一年,我依旧是我,
还是那个平凡的我,很多年过去了你依旧在原地打转,陷入宿命的漩涡。
这就是很多人辛苦奋斗一生,却依然摆脱不了处于圈层的困境
“从打工妹逆袭为知名作家的齐帆齐”为什么能突破壁垒呢?
齐帆齐排名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父母都是老实厚道、大字不识的农民
穷是穷了点,但有父爱、母爱,有一个完整的家
父母是是生活里的两根柱子,共同撑起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失去一边柱子时,即使另一边苦苦支撑,世界也崩塌了一半
这样的不幸,降落在她身上
八岁那年,父亲因肝癌去世
她是家里的长女,必须和母亲一起支撑着这个苦难的家
凌晨3点半,这个不满8周岁的小女孩
胳膊上挎着一篮菜,一步紧一步地跟在妈妈的身后
身材瘦弱的妈妈,肩上挑着重重的一担菜
从村子到桐乡她们要赶15里的路,去卖自家种的菜
每天来回三十多里路,也就赚个七、八块
全家人的生活,指望着那一亩三分田
能填饱肚子已经是好曰子了
吃一盘炒菜,也成了人生的奢望
自家种的菜,加点儿盐,就是美味
羡慕小伙伴儿吃的猪油炒饭
如果猪油炒饭再加个鸡蛋,这个可望不可及的大餐,春节的时候也只是个梦想
三姐妹从小到大都是穿村里人救济的衣服,她穿过最好的衣服是校服
物质上的贫困,没有阻止她的精神追求
她喜欢上了读书,与“锄禾日当午”相比
读书真的太舒服了
但是家里实在太穷了
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穷的揭不开锅
上学读书的日子中断了
14岁那年
她缀学了
跟着师傅学习缝纫,挣点小钱补贴家用
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凌晨两点,
每晚十点吃一次宵夜,再继续干活
那样的生活很枯燥无味,一干就是十年
但是读书的习惯,一直坚持着
凌晨2点睡觉,也要在睡前挤上十几分钟
读《读者》《意林》《南风》《花溪》,这些废品回收站淘来的=手杂志
同事们茶余饭后谈的是某星的八卦,流行的时装
而她只是端着书,享受地读
她成了大家的笑料:“看那些书,不能当饭又不能做菜吃,以后大家还都是一样,一辈子只能做一名村妇。”
她掷地有声地说:
“坚持读书以后,一定会有更多机会,不致于再干农活了。即便是村妇,我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村妇,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村妇。”
在厂里做衣服,还做了几年的个体户小生意,摆过地摊,有做过几个月营业员,在电子厂也做过一段时间。
为了生活,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
唯一不变的是:每天的读书习惯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能力是平时积累的,
机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新的口,当你所具备的能力正好和风口有一定的匹配时,你才可能抓住机遇,实现成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复印打字的小店打工,接触到了电脑
window、word,....,这些基本的知识,对初中未毕业的她来说,都像是天书
历经了生活的磨砺,炼成了钢一般的毅力
没有什么能阻挡她前进
书读的多了,自然有感悟、有情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她入住简书,一写就是5年
五年的坚持写作和读书,之后她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和写作导师,
并出版了两本书籍——《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和《遇见梦想,遇见花开》,
这些书在全网发售,甚至在美国的图书馆都可以看到,她取得了文字上最大的赞誉。
她凭着仅有的梦想:看书和写作,硬是在一条没有路的路上走出了一条路,在生命的峭壁中开出一朵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想得到什么,你必须给自己定位,你才能有机会突破你现有的困境。
当我们在某一个群体的久了,你的许多行为习惯自然而然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且行为了许多行为习惯。
想要改变你的认知,先要改变你的圈层
所以2021年下半年,我的人生梦想
完成5期训练营完成所有的作业,成为优秀学员
参加齐帆齐进阶营
成为齐帆齐微刊的签约作者
紧跟着齐帆齐老师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
齐帆齐老师常常说:“你们比我文化高,比我起步高,我能做到的,你们也可以!”
没有梦想的人生和咸鱼和木头有什么区别?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让读书写作成为精神的呼吸、我写,故我在
紧跟着她,开启自己开挂的人生!
5期成长营第八篇总计1038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