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大到饭店,小到百姓餐桌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所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础的资源。但据统计,我国现在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三个国家一年的口粮,而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
也就是说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了浪费的可怕。
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做了一部大型的纪录片,叫做《舌尖上的浪费》,素闻“舌尖上的美味”,哪来“舌尖上的浪费”?奇特的标题将不少人吸引。
新闻中的调查是针对一个省,只是一个省,就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食物被浪费,而在这百分之二十中,餐馆的浪费就占了绝大部分。
在记者去餐馆做调查时,餐馆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用相同的口吻说着这件事:去餐馆吃饭的的大部分都在意于面子上的问题,吃不完时打包带回家的人很少,而人们点餐时又会点很多的菜,似乎在他们的心中,吃饭完后剩的多多的,就会让别人有好感,会给自己涨面子。
这是明晃晃的有钱就可以浪费,而浪费就可以“长面子”的扭曲心态!有人说,这是因为要注重人情面子,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讲排场,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这才能证明有面子,特意用金钱和浪费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
而这实际是一种误读,富裕不等于浪费,小康也不等于奢侈。就我们普通百姓而言一人一点浪费,“一不小心”就会组成了庞大的“流失”,前些年各种“绿色餐饮”、“光盘行动”很火,而如今很多人似乎对这种节俭行为也少了些许热情。
不管是饭店、餐馆,机关单位和高校,还是写字楼的食堂,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其实怎么吃饭,怎么对待剩菜剩饭,也折射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最起码,一个珍惜生活的人,即使是花自己的钱也是不允许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