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看见地上的房地产小广告上面的文案写着“30万拥有80平米大产权房,搞定你的丈母娘。”。
诸如此类的文案还有“我妈我妈说了,在这儿买房才能嫁给你”、“在这儿买房,告别单身”、“xxx,属于年轻人的第一套住房”、“小两口儿首选住所,紧挨地铁,交通便利”……
不知道必须买房才能结婚这个思想是谁发起,又是从何时开始,听喝过洋墨水的朋友说,在外国40岁能给自己买一套独立住房就是相当牛的事情了。为什么要将中国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用房绑架起来呢?
我们肯定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丈母娘身上。虽然质疑结婚是不是必须要买房,但是买房结婚已经是现在的事实,这个社会基调就是:你不买房,你就活该没有活该没有房事,就算你蠢蠢欲动也无处安放你即将喷薄的精子。
如果不买房,进行裸婚呢?这是许多少男少女时期的理想。可是现在,就算你把裸婚换着花样的说成“以后一起奋斗”放在非诚勿扰上,你准能让女嘉宾两秒钟之内灭灯,为什么不再一秒之内?多出的一秒回味理想。裸婚对于女生的潜台词就是:我没钱没房,以后一块儿过苦日子,我途什么?
男人想裸婚是对的,因为他是真的想一起奋斗,这样才能学会努力。人人都说要买潜力股,虽然潜力股的风险巨大,但是男人的成熟不能建立在岁数上,而是建立在经历的事情上。男人的裸婚就像做风险投资,投资好了赚得满盆金,投资不好依旧家徒四壁。
女人不想裸婚也是对的,因为她不能用青春做为赌注。女人爱物质是天性和本能,就像传宗接代一样当妈的总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婚姻也是,她们不想一开始的选择就会输掉。
这就造成必须有一方妥协才能解决买房的矛盾,但是一方妥协就又显得像家庭地位像天枰一方倾斜,妥协是极其难的事情。既然双方都不能妥协,那么必然会有一个总中调解的人,这个人就是父母,通常情况下,如果男女双方都没有房子,首付款各家付一半,为的同样是不让天枰倾斜。三个家庭供一套房子是很常见的事情,房价想降下来都难,你想啊,3个家庭都有对房子的需求,房价怎么下来。在中国,不仅找上学、找工作、求发展需要拼爹,恋爱、结婚的时候也需要拼爹,而且不论男女。
然后,你想没想过为什么非要买房?真的是丈母娘要你买吗?真的是你很物质吗?并不是,你只是想拥有家的味道,这个味道在租来的房子里根本无法闻到,这或许是一种自由的味道,一种中国人心里特有的自由,一种特殊的自由味道。
自由这个词,我已经很少提起,同样很少提起的还有理想,这些字眼儿与学生时代搭配才最合适最妥当。就像那会听许巍的《小鱼的理想》,“在那遥远的深色蓝色海洋里,有着丰富而又多彩宁静美丽风景,在这熙熙攘攘的繁华与群里,有个平凡的小鱼儿”。繁华中的平凡和宁静,就是一个理想的缩影,但也没逃过中国人偏好于自己是“唯一”的自私思维。
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就代表着有可能拥有自己私密的空间,没有私密空间,人会变的十分焦虑,谁都不想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下,这或许就是我们想要的自由的味道。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一个要穿胸罩的地方,不能称之为家”,对于男人来讲就是可以畅快的分泌荷尔蒙。人世间本身一切都可以无拘无束,但是就因为“必须买房子,然后结婚生子过日子”的这种价值观印象,有了胸罩的束缚,荷尔蒙被束缚。
常常听大妈介绍自己的姑娘“我家闺女是个过日子的人”,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悲哀。你向生活妥协、向理想妥协,循规蹈矩成为了最终归宿,就连快乐也是麻木的快乐,生活中看起来像一只平凡的小鱼儿,可实际上却脱离了水。这样的姑娘干脆也别娶,娶一个为了完成从生到死任务的人有什么意思?
当人被难以实现的价值观所束缚时,无异于平凡的小鱼儿脱离了水。失去水的鱼儿,又谈什么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