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布布和八岁的玲珑是两姐妹
期末考试她们都拿着成绩单回家
布布兴奋的跟妈妈说:“你看,我全是优。”
玲珑悄悄的溜回自己房间
妈妈看了布布的成绩单,非常高兴
问到:“玲珑回来后跑哪里去了?我没看到她的成绩单。”
布布耸耸肩:“估计没考好,她那么笨。"
妈妈喊出玲珑问考试成绩
玲珑在妈妈和姐姐的注视下,不肯说
妈妈说:”我猜考的很差是不是?赶紧把成绩单拿给我看看。“
妈妈看到玲珑的成绩一般后,生气的说:”你有什么理由考这么差的成绩,真是丢人,你为什么不能像布布那样考个好成绩呢?假期你别想出去玩了,在家老老实实的补课。“
插图:电影《狐狸和孩子》
01
布布和玲珑的形象和性格我们好像可以很容易就刻画出来,因为如果是在多子女家庭成长的孩子,我们可能是优秀、出色、爱表现、努力保持前列的”布布“,也可能是怎么努力都不够优秀、经常被比较、有点被忽视、慢慢气馁的”玲珑“。
大多数家长认为,如果家里有二个或以上的小孩,鼓励会刺激他们更加激烈的竞争,但事实呢?
如果是姐妹二人,让他们竞争加剧的,是让受挫的一方觉得更加没有希望,领先的一方需要永远保持领先的信念。
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希望优秀的那个保持优秀,落后的那个奋力追赶,且双方的亲情不受影响,这时,想要鼓励”玲珑“,父母不要再把”布布“当榜样,因为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
02
回到文章开篇部分的例子,妈妈如何鼓励更差的那个孩子呢?
妈妈看到布布的成绩单,说:
“真好,我很高兴你对学习这么感兴趣。”
(请注意,妈妈评论的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学习本身。妈妈改变了以前的赞美,就事论事。)
知道玲珑在逃避自己的成绩,妈妈在和她独处的时候才说:
“宝贝,需要我在你的成绩单上签名吗?”
看到玲珑的整体成绩,妈妈对比较好的语文表扬到:“我很高兴看到你对语文有兴趣,语文很有趣,对吗?”
玲珑失落的说:“姐姐全是优。”
妈妈抱抱她:“你能不能和布布一样不重要,即使你们成绩不同,你也有可能对学习很有兴趣,你看,你的语文就很好,而且,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看到这番与前面完全不一致的沟通,我们能够想象出妈妈的话对相对差一些的玲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玲珑简直不敢相信,妈妈认为不仅姐姐优秀,她也会在学习上有起色。
她本来以为,她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姐姐做的好太多,虽然她尽力让语文看得过去,妈妈对她的表现表示认可,激励她进一步努力,让她觉得目前来说,语文还是很不错的,她在想:”如果语文不错,我也许可能会学的更好。“
这个信念会深深的埋在她幼小的心里,她不会再压在优秀姐姐的阴影下,她开始认识自己的不同,进而选择努力。
雯雯说
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
一个人的进步靠的是自己产生内在动力,而不是被比较,然后模仿。
如果我们家长清楚的认识到这点,就知道,接下来,我们应该避免批评,把注意力转到落后那个孩子的进步上,别看是小小的进步,这已经是个好的开始。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