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过好日子,这个没错吧?我是人,所以我也想过好日子,这个也没错吧?我想过好日子得和俺媳妇儿搞好关系,这个也没错吧?俺媳妇儿不喜欢俺娘,俺得听媳妇儿的,所以,俺养不成老娘。”
说这话的是我一个远房的叔叔,我叫他六叔叔,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六。六叔个子瘦小,皮肤黝黑,一张带鱼型的脸,眉毛呈八字型挂在脸上。
记得很久以前,他还没有讨老婆的时候,经常在我家里玩。我听过他的高谈阔论,彼时,村里有谁听媳妇儿的话,不孝顺父母,一定会被他批判的体无完肤的。记得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后俺媳妇儿敢对俺娘不好,一个字‘打’!”
不过,人会变。结了婚之后的六叔叔很快壮大了他们的队伍,成了怕老婆协会中的一员。一个‘打’字变成了俩字‘挨打’。
六婶子是外地人 ,人长得高高大大的 ,一头浓密的黑发。两条眉毛又黑又浓,相交到一起长成一个一字,像是黑炭涂的。颧骨高高突出,嘴巴微微突起,仿佛是特意验证达尔文的《进化论》,皮肤是黄色中揉进了土色。一双大眼睛像一个晴雨表,从眉开眼笑到横眉冷对,只需要百分之一秒。
六婶子绝对是出色的指挥官,她指哪儿,六叔叔的炮弹就打到哪里。
其实六叔叔刚开始是试图反抗过的 ,怎奈不是对手。六婶子把他按在地上,一顿暴打之后,六叔叔从此偃旗息鼓,唯六婶子马头是瞻了。六叔叔最终成长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士兵,有的是办法从爹娘那里得到最大最多的利益。
六婶子的肚皮非常争气,结婚一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在妯娌之间六婶子就趾高气扬起来了。六叔叔的大哥家只生了一个女儿,六婶子就说他大伯子是绝户头,分家的时候,硬是分走了四间宅基地,留给大伯子一家三口将近四十平米的老房子。
大伯的老婆是邻村的,白白净净的,个头不高,梳两个长长的辫子,一笑白里透红的脸上有两个可爱的酒窝。跟谁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堂奶奶不太喜欢大伯母,她说女人太漂亮了就是祸水。
村里人都说大伯命好,黑不溜秋的一个庄稼汉,讨了一房好媳妇儿。六婶子大嘴巴一撇,“哼,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别人把这话学给大伯母听,她也不恼,不过还是微微一笑。
不过,大伯母却没有将这份淡定进行到底。六婶子联合了一位重量级的同盟,她们的婆婆。从此以后,大伯母立着不是站着歪,咋做都入不了堂奶奶的眼了。
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我远房奶奶和六婶子两个,几乎隔几天就一手提着洗脸盆,一手拿个棍子,敲一下,骂一声,嘴角泛起白沫,村上的小孩子们跟在后面嬉闹,像是村里来了耍猴儿的。我回家学她们说的话给娘听,被娘狠狠责骂一顿,说小孩子啥不好学,学人骂街。
大伯母的娘家妈接回了大伯母,还有她一岁不到的女儿。任凭谁去说情,大伯母的娘就是不松口让她们回来。扯了几年,还是离婚了。
大伯带回了他的女儿,三岁多的一个小女孩,眉眼颇像大伯母,虎灵灵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会说话。大伯天天忙农活儿,照顾小女孩的责任落到了奶奶肩头。奶奶兼顾不过来,六婶子家的儿子只能让六婶子自己带了。
这下,婆媳同盟立刻土崩瓦解了。新一轮婆媳大战拉开帷幕,六婶子和堂奶奶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对方无限次问候。
六婶子一怒之下,让六叔叔和堂奶奶他们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早几年堂奶奶年轻不服输,记得她们俩最多一次对骂三天,每天早上准时开始,晚上天黑收工,比上班都准时。俩人直到一方喉咙发炎,说不出话才罢休。
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堂奶奶的背佝偻了,一头花白的头发,勉强够挽一个结。六婶子乌黑的短发中添了银丝。六婶子的儿子也成家立业了,结婚当天,六婶子和六叔叔硬是没有让堂奶奶到场。说是堂奶奶的属相和吉日相冲。
堂奶奶做不动饭了,娘舅家来人商量养老的问题。六婶子一句话推得干干净净,给谁家带孩子了谁管。老实的大伯张了张嘴,没有说啥。娘舅家的人气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六婶子一蹦三尺高的技能下降了,她的战斗力和当年没法相比了。干吼几嗓子,看见娘舅家里人紧攥的拳头,居然屈服了。
于是,九十多岁的堂奶奶开始吃转转饭(农村赡养老人的方式,一家几个孩子轮流把老人接回家赡养,约定期限满了轮流到下一家。)在老大老三家还好,到了六叔家,堂奶奶准能不运动就减下几斤肉。据说六婶子还得意洋洋的,毕竟掏钱难买老来瘦不是?堂奶奶要感谢满口假牙,它们降得住咬起来咯吱咯吱响的冷馒头。
第一轮赡养结束之后,六婶子细细一合计,脸上马上换了笑容了。感情这养娘还有赚的啊。扣除十几个硬馒头的钱,居然还有结余。(堂奶奶去哪家吃饭,养老补贴等都跟着带到哪一家。)
到了春节,六叔叔家的儿媳妇买了三件厚棉衣,六叔叔、六婶子和堂奶奶一人一件。六婶子一听说还有堂奶奶的,脸立马加长。前一分钟还喜滋滋试衣服的六婶子,立刻脱下棉衣,用放大镜仔细寻找十几分钟,终于找到一个瑕疵。六婶子说这几件棉衣质量都有问题,说啥也要拿去退了。
堂奶奶过年还是穿着旧棉袄,据说那件棉衣的年龄比我小不了多少。
自从算过账之后,六婶子和六叔叔的养娘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不过,成本的核算六婶子也是动了很多脑筋的。多做一个煎饼就怕超出成本了。
六叔叔和六婶子省吃俭用给他儿子媳妇在县城买了房子,儿子媳妇也给他们生了一个小孙子。六婶子的嘴巴比以前咧得更大了,六叔叔的带鱼脑袋更尖了。他们往城里跑得更勤了,六婶子提出把孙子带回老家玩几天。六叔叔的儿媳妇一口回绝了。她说,孩子学会说脏话了不好改。六婶子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啥也没有说。
不养老娘,这好日子能过多少年呢?毕竟有一天自己不知不觉的也就成了老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