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季老在北大治学,却在未名湖畔,面对日渐喧嚣的校园,写出了《繁华落尽是孤独》这本书。类似回忆录性质的书,完整叙述了季老一生的经历。所谓见过世间繁华也不过如此吧。但是后半句落尽是孤独却道出了有那么一丝丝文人的孤芳自赏。
季老是位文人,更是一个中国人,他的生平自有人评述,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却是无以加复的。正如之前写过的那般,有时候自认为是孤芳自赏,甚至是认为见识了世间的万般繁华,内心总有些许自傲甚至是孤高,看尽繁华不等于是世俗,只是一种说法,可以认为作为旁观者而不是亲历者,但是不亲历又怎么能说自己看尽繁华,或许这也是我自己无病呻吟罢了。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被里面的轻描淡写所折服,即便是处于风口浪尖,即便深陷旋涡,真正到最后似乎还是自己一个人,不是用自身对抗全世界,失败了很有可能如太宰治一般,变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种孤独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看尽繁华,世间也就难有在令人动容的事情,但是亲情友情爱情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诉求,那么孤独是不是就意味着六根清净呢。人难免沾染世俗,沾染世俗后再去寻求清净而不可得,那可真是无病呻吟。但是季老在书里描绘的孤独,更像是自己思想上的净化,我已满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外部那些事情的纷扰与我又有何干系。但是这又意味着世界变化与我和干嘛?现在的我也有些困惑,拙见已呈,希望能抛砖引玉。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