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过去了,这道难题还是一点思路也没有,我正焦灼地咬着笔苦苦思索时,外面传来一阵“咚咚咚”的切菜声,“咔咔咔”勺子与炒锅的碰撞声,“咕噜噜”的烧水声。我烦躁地大声吼了一句:“安静点!”(文章开篇用各种声音引入,作者的烦躁怒吼将读者带入作文情境。)
声音仿佛一下子调到了最低模式。过了一会儿,声音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这时,妈妈走进屋子,手里端着一碗皮蛋瘦肉粥,迅速地放在我的桌子上,看着我说道:“累了吧?先喝碗粥,喝完再写。”我头也不抬,答道:“做完再喝。”听到这句话,她似乎放下了心,轻轻地走出了房间。(声音的降低 ,妈妈关爱的语言、轻柔的动作,每一处都与前文有着关联,更体现了妈妈对“我”的爱。)
不一会儿,我长叹了一口气,伸了一个懒腰,看到了桌上那碗皮蛋瘦肉粥。我拿起勺子喝了一口,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烫死了!这么烫,妈妈是怎么端来的?脑海里回想起刚才的场景,我十分后悔。妈妈为了我,手被烫得通红,而我却那样吼她。(心理活动描写,滚烫的粥让“我”为刚刚的怒吼感到懊悔。)我又慢慢地喝了一小口,粥十分软糯、香甜,没有丝毫皮蛋和瘦肉的腥味,应该是放了姜。我又用勺子翻了翻,没有一片姜,一定是妈妈特意挑了出去,因为她知道我最不爱吃姜。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里。我又喝了一口,暖暖的,香香的,整个口腔、五脏六腑,都充斥着一股热流,消融了我的烦躁 ,温暖了我的心。(一碗美味可口的热粥,表达了细致入微的、浓浓的母爱。)
尝着美味的粥,我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妈妈忙碌的身影。什么时候,工作那样忙碌的妈妈,总会为我学做一道道新菜;什么时候,性格那样大大咧咧的妈妈,细致地记住了我的口味;又是什么时候,白发爬上了妈妈的鬓角,鱼尾纹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睁开眼,妈妈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一勺一勺,粥见了底,“妈,味道太好了,再来一碗。”妈妈的眉间染了些笑意,飞快地走向厨房。(运用排比句突出了粥的美味以及“我”心中对妈妈的感激与爱。对母亲的神态描写突出了母亲得知“我”爱喝粥的欣喜,母女之情让人动容。)
这碗粥,在无言中给予我温暖。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记住这碗粥所带来的温暖,记住这温暖的瞬间。(结尾点题,升华主旨,一碗粥,给“我”感动与力量。)
总评:
作者借用一碗粥写出了母女之间无言的爱,由开头时作者的烦躁怒吼,到喝粥时内心的懊悔,再到母女欢笑声中的结尾,文字活泼动人,处处给人以深沉的温暖。
同时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细腻刻画了深沉的母爱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为作者和这份感人的母女情点赞!
(摘自《初中生学习指导》,讲评教师曹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