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哼起童年的歌谣竟把回忆哼起,记忆里不是外婆桥,是座奶奶桥。
奶奶家门前有一条河,河岸站满了一棵棵大水杉,河上卧着一座桥。桥很小,与其说是桥,不如说是块大石头,没有扶栏,没有雕镌,有的只是绿的发黑的苔藓,凹凸变形的身躯,和身下清如铜镜的小河。似乎她就是一座桥简化的不能再简化的骨架,似乎她已横卧千年。她虽小,但小小的青石板上有岁月雕镂的亘古不变的关于时空的象形文字,没人能读懂,因为没有人会去读。她,只是一块卧在小河上的大青石。朴素,简单,苍老,淡薄,平静又宽厚的一块石头桥。
最爱的季节便是夏了。最爱的是便是夏夜里的纳凉了。在夏季,夜是个比白天更热闹的时段,日刚落山,奶奶便会搀着我到桥边纳凉,一把大竹椅分2层,奶奶躺上面,我坐她脚边。月光空明如水,银白色的光辉丢进河里,便立即碎成了星光,蝉是今夜的乐师,或沙哑抑郁,或轻快活泼,全然不顾山已睡了,林已倦了,只顾歌唱,只有自己的那一片音乐世界。大概自小便很安静的缘故,没有嬉闹落水的烦恼,所以我可以坐的离河很近,当然还有那桥。河水带着星光扑在桥身上,桥竟也镶上了银边,上面挂满了珍珠,她,依旧沉默,板着她那张黑脸,这副表情我想已摆了千万个春秋,已渡过了几十代善良的百姓。蝉,努力地歌唱,她,细细聆听;月,轻盈的舞蹈,她,悄悄欣赏。河水奔波倦了,她便抚抚他的脑袋鼓励并抹去他的急躁与疲惫,风,吹乱了她水中的倒影,她闻出了风从远处偷来的荷花香.....她就这样,朴素,平静地听着沙漏的流淌,春秋的更替。奶奶摇着扇子扑乱了眼前的飞萤。她爱讲故事,爱哼歌,最爱听她的歌了,半眯着眼,半咧着嘴,半摇着扇:“摇啊摇........外婆桥.....”歌声单纯又空灵,早已揉进了月光,跟着河水飘到远方。每到这儿,我总会喝着唱,只是悄悄的将“外婆桥”换成了“奶奶桥”。月光那么温柔,桥欣赏着这一切,却不知道有人也在欣赏着她,忽的觉得朴素,平静,简单的桥竟如此像我身边的奶奶.......
岁月总是匆匆,而今那桥,那河并着奶奶的歌声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奶奶,也在08年冬季的一个晴朗的夜晚去了一个名叫天堂的地方,愿奶奶在那里一切都好,我们会为您祈福,我会好好的,请您放心....
好想回到过去,去温习那河,那桥,还有那随着河水远去的歌声,好想那歌声,也许它永远也回不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