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对于清明节最早的记忆,那时候,也就是上一年级吧?后来呢,每到清明节,学校会组织我们去到纪念碑那里,祭拜先烈。
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感受。直到父亲离开我们,这个清明节就与我们相关了。我们怕这一天的到来,又盼着它的到来。怕,是总是想起从前;盼,是我们可以去“看望”父亲了。
四年,过去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清明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添加了浓浓的诗和远方色彩。今天就跟随小编穿越古代感受清明节气氛,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清明的?
唐诗宋词里的清明节,并非串串天飞雨,树飞花,人飞泪,并非阕阕凄风苦雨,天地同悲。原来也有出游踏青看闹市等另一番滋味。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孩子的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