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把球踢到玻璃上了。
熊孩子在幼儿园把同学抓伤了
熊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天到晚只知道看电视
.......
当我们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时候,好像很多方法都不管用,他们都不当回事,甚至反抗我们,特别是当他们做错事情之后。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惩罚。
但惩罚真的管用吗?惩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惩罚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甚至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因为惩罚是用外在力量控制或者强迫一个人,受惩罚的人是几乎不被受到尊重。
惩罚的后果是:把孩子的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了,使孩子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从内心深层次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非常重要。
那么,有没有什么样的发放可以代替惩罚呢?
美国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在他们出版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一书中,告诉我们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的不满或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下面我们具体展示一个案例:
孩子上周玩了爸爸的工具箱,把里面的锥子、螺丝刀等工具扔得到处都是,而且也没有收拾起来。导致这周爸爸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后来在阳台发现了那些工具,可是有些工具因为在外面放太久已经生锈了。
我们试着用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中的部分技巧来和孩子进行沟通:
爸爸:我的新螺丝刀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明确表达强烈的不满)
爸爸:我希望我的工具箱被借走后,能玩好无损地归还(表明你的期望)
孩子:嗯。
爸爸:我现在需要有人帮我用钢丝球把螺丝刀上面的锈擦掉。(请孩子帮忙)
孩子:好的,爸爸,我马上去擦。
爸爸:擦完以后,可以在螺丝刀上抹一点油,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以防止它再生锈。(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孩子:嗯,好的,爸爸,我马上按照你说的去做。
爸爸:宝贝,我希望你以后借了我的工具箱,要么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了。你自己来决定哦。(提供选择)
这个时候,如果下次发现孩子借了工具箱依旧不归还,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了。比如,把工具箱锁上。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打不开了,怎么被锁上了。(采取行动)
爸爸:是的,我希望我的工具箱放在哪儿,我以后还能在哪儿找到它。
下次你家孩子若也犯错了,你不妨试着用一下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也许你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呢。
在此也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体罚,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家长体罚孩子,不仅给孩子带去痛苦,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的暴力的榜样,也许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也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