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北平街道上刮着大风,夹杂着几片黄叶在风里飞舞,街道上没什么人,仿佛所有人都预感到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从而加快了步伐躲进温暖的房屋里。
街边一家茶馆里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敞亮亮的堂屋里摆着红木八仙桌。肩搭白毛巾的小二悠长的一声:“续水咯!”,绕过嗑瓜子的、拱手作揖的、穿长衫迈四方步的、裹泥腿刚卖过苦力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热热闹闹凑成的一市井江湖。
茶馆最里面有一戏台,戏台上有一桌,桌上放着醒木,桌前立着一长衫先生,醒木一拍,说起大书,或是《岳飞传》,也有《隋唐演义》,人群里无分贵贱一并肃穆起来。老段子说腻了,又编今人段子说起书外书。
长衫先生抿一口茶,咳嗽一声,清清嗓子。“今儿说累了,我给大家唱个曲儿给各位爷消遣消遣。”说罢一挽袖子,唱起:“桃叶尖上尖,柳叶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此事出在了京西蓝靛厂,蓝靛厂火器营,有一个宋老三......”
在清末明初,北平有一村子名为火器营。清乾隆年间火器营专职制造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而今火器营是满人聚居的地方,在这就住着宋老三一家,靠着种大烟、开烟馆为生。宋老三膝下无儿,但却生了个闺女,名叫宋万莲。别看只宋老三虽是一副尖嘴猴腮相,可这闺女确实在生得乖巧,两口子看着爱呀,又给起个乳名叫大莲。
在大莲小时候,她的亲生母亲患疾病过世了,父亲又给取回来一后母,整日里吃喝玩乐,还常把大莲当下人使唤。受的这些委屈,大莲也无人可说,只得自己受着。盼着自己早早得嫁了出去,再也不用在家里受这儿份委屈。如今大莲到了十六七岁,更是变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要说这四面八方来说媒的人把门槛都给踢坏了,可这宋老三却是天天搂着姨太太抽着大烟,一点也不关心大莲的婚事。
咣当一声响,一杯盖碗茶打翻在地,杯子被摔了个稀碎。“你这短命丫头!茶都倒不好!你还想烫死老娘怎么着!”后母拿着手绢慌忙地擦拭着被茶水打湿的旗袍下摆,高声斥骂。见后母如此反应,大莲赶忙撂下茶壶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地将茶杯碎片一片一片拾起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莲,后母不耐烦地向她扔去一白眼:“动作麻利点!别真把自己当大小姐,要不是我,你还有今天的好日子过?赶紧把这收拾好了去帮着秋菊干活去!”说完,以扭身子就走了。
后母离开后,大莲这一肚子的委屈突然涌上心头,在眼眶决了堤。豆大的泪珠吧嗒吧嗒地掉在地上,跟打翻的茶水融在一起。她心想,要是娘还在这世上就好了。
大莲的母亲还在的时候宋老三还未染上大烟,宋家做的也还是正经生意。那会宋家上下就数大莲最招人疼,逛庙会时常常见着这一家人:大莲手里拿着糖葫芦骑在宋老三肩膀上,而宋夫人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父女俩。好景不长,大莲九岁那年宋家生意赔了本,宋夫人又染上伤寒病逝,家里经济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后,宋老三娶回来一新夫人,成了大连的后母。这女人虽不如宋夫人般待人亲切,甚至有些刻薄,但她生得一狡猾的脑袋,她辞掉了宋家大部分的家丁,把家务活交给大莲和仅剩的丫头秋菊分担,辅佐着宋老三开起了烟馆,让宋家经济又恢复起来。
从嫁到宋家到现在,姨太太就不怎么待见大莲,总把大莲当做吓人使唤。宋老三在她面前又说不上几句话,这家产可都是大连后母挣回来的,也就只得由着她这么对大莲。
是夜,大莲倚在窗前梳理着头发,想起母亲在世时自己的头发都是由着母亲梳理。大连的头发生得又黑又密,每次都要打理很久,好在母亲有一双巧手,几下功夫就在大连头上挽起一个精致的缵,再在缵上插上一支桃花簪。
大莲拿起刚从头上摘下的桃花簪,仔细端详着,花簪上那几朵桃花已经不再那么鲜艳,桃叶也已经不知道在哪儿磕掉了一片。这只花簪已经不再那么新了,甚至有些陈旧了。这是大莲母亲留给她唯一的东西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小姐小姐!”
大莲忙收起花簪,走到门前,问:“是谁?”
“小姐是我,我是秋菊呀。”
大莲一听是秋菊,忙吧房门打开,让她进屋里来,忙拉着她的手问:“打听的怎么样了?”
秋菊点点头:“已经打听到了,听说城里边有一李姓的手工匠人,这匠人的手艺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好,他保证能帮你把花簪修好了。”
大莲犹豫着:“可是......”秋菊握着大莲手,“您别担心,我都打听好了,明儿一大早老爷夫人要外出一趟,晌午才回来呢。您就趁着那时候,悄摸着溜出去,把花簪交给李师傅,在老爷夫人之前回来就好。”
窗外更夫打着更路过,秋菊知时候不早叮嘱完大莲后便匆匆离去。大莲将花簪用手绢小心包好,准备着明早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