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learning

(老少咸宜的学习方法指北)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持续不断探索学习新事物,另一方面也想知道如何可以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学习。这本书给了一些新的启发。

作者Scott H Young自身是一位ultralearning(超级学习)的践行者:2011-2012,他在一年之内学完了MIT计算机专业本科四年的所有课程并通过了全部考试;之后他用一年时间通过旅行沉浸式学习,从毫无基础到能够与当地人进行顺畅的日常对话,快速解锁了西语、葡语、中文和韩文四门外语的口语交流。

作者结合自己快速学习的经验,通过分析大量学习奇才的案例,并用认识科学研究加以佐证,提炼出了一套由9大原则支撑的“ultralearning(超级学习)”理论。这9大原则分别为:元学习(metalearning)、专注(focus)、直接(directness)、钻研(drill)、检索(retrieval)、)反馈(feedback)、记忆(retention)、直觉(intuition)和试验(experiment)。

我不一一赘述每一条原则,只讲四个最触动我的点:

1. 每个人或多或少大概都患有拖延症。为什么会拖延?无非是觉得眼前的任务太困难抑或有其他更轻松和吸引人的事物诱惑。如果想治怎么破?其实只要说服自己不管怎样先开始并坚持个5-6分钟,因为感受和想法都是短暂的,经常5分钟后你就不会觉得这么难了。

2. 传统教育的一大问题是:迁移性差,学了10年英语,却做不到与老外谈笑自如。作者推崇浸入式和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因为它们能最大程度减小学习和应用之间的隔阂。想到我自己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的经历,非常贴切地印证了这一点。教资面试的核心是10分钟试讲,我作为非师范背景的小白考了两次才通过,而两次的备考方法截然不同:第一次,我通读了全套10册上海小学数学教材来熟悉小学阶段所有教学内容。第二次,我通过研究往年面试真题总结出授课结构和常用话术,并对着家人做了三次试讲。

3. 回顾温习材料(review)不是有效的复习方法,更高效的方式是通过合上书本自由回忆(closed-book free recall。一项认知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你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开始测试和考验自己,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所以下一次看完一篇报告或听完一次讲座,就试着在白纸上写下所有你能记得的要点或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4. 有一个认知学术语叫“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深度理解的幻觉)”,是说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比如你能随手在纸上画出一辆自行车的构造吗?那么如何对一个事实、概念或原理建立更深的理解?方法一:举例子。特别是对于抽象的理论或概念,套用具体的事例来演绎和呈现。方法二:讲给别人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个概念,并且让别人听懂。孙弘路在《妈妈教的数学》中提倡的一个教学方法,就是总是让学生把解题思路说出来,讲一遍解题思路的效果有时好过做5遍同样的题型。

作者在最后一章介绍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波尔加三姐妹和她们父亲的教育方法。尽管从4-5岁起,女孩们就每天花5-6个小时练习象棋,但她们所经历的特殊教育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高压强迫式管教。波尔加父亲强调的是:在玩中学、给予积极正面反馈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精通象棋的同时,她们也广泛涉猎其他技能,大女儿会说8门语言,二女儿退役后从事艺术创作。正如从波尔加三姐妹和书中列举的其他学习天才身上看到,学习必须是自发的、自主的。怀着热忱和进取之心,投入大量的练习,有章法、有强度、有难度的练习。当你实现一个学习目标后,这一次成功带给你的信心,以及你从中收获的学习方法、经验和习惯,会让之后的学习更加轻松和持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MIT挑战 1.5-2倍的速度播放video 练习,先从难的问题做起。 费曼技巧,分解任务。 insights:为...
    Dorts阅读 3,186评论 3 6
  • 记得大四找工作那会儿,因为很多企业需要网申投递简历,我便在大街网上注册了个人账号。 当时大街网有一个功能,可以发送...
    无梦楼缘缘堂阅读 235评论 0 3
  • 今天突然有个突发奇想,想象哪一天,自己拍的作品会进入启泰老师创立的artgogo里或者说更大的艺术空间里。 这样一...
    Cynthia雯霏阅读 221评论 0 1
  • 一千种人有一千种放松自己的方法,在放松中练出好身材是最愉快的一种。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并不会因为休息而懈怠,所以运动...
    莘旗健身阅读 4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