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喜欢讲道理,因为讲道理显得有水平。
大多数人喜欢总结,啥事爱总结出因为所以然来,其实这是需要警惕的,因为生活中充满了逻辑谬误。
比如我一开始说的这句话,“人常喜欢讲道理,因为讲道理显得有水平”,就未必是对的。
幸好我用了一个词“常”,说得不绝对,还算过得去。
身边有很多常见的例子,看似有道理的因为所以,其实存在逻辑谬误。
游泳能减肥,因为游泳运动员身材超棒。
这就是典型的逻辑谬误,运动员是因为身材比例好,所以被选为游泳运动员,并不是因为练习了游泳之后,身材才变好的。真的去游泳池看看,大多数人都是“普通”身材。
就是因为只看到结果,搞错了因和果的逻辑关系,容易产生由果推因的错误。
小明发高烧,爷爷找老中医开方子,小明吃药后康复了,爷爷到处宣扬老中医靠谱,是好大夫。
这也是不靠谱的,小明从发烧到康复,确实是吃过中药,但是并不能证明是中药起的作用,就算这些天只吃中药,没吃过任何别的东西,依旧没法证明此药有效。
按照严谨的药物有效性测试,大概的方法是:
1、找来一帮同样症状的人,样本量足够大,随机地平分成两组。
2、分开隔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环境中,一组给药吃,另一组不给药吃,除了吃药区别外,其他的所有生活、饮食条件保证完全相同,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结果,分析药物是否有效。
为了排除心理暗示的影响,甚至得给对照组吃一摸一样的,但是没有药物成分的“安慰剂”,这样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的结论,才算满足基本逻辑。
仔细地看看身边,有很多类似“有道理”的因为所以论,其实是不太靠谱的。
现在写作很火,很多人都开始写作,为了吸引眼球,跟着一些人学习刺激人脑的“文案”,用一些夸张的语句、标题来吸引人,博取点击量。
其实,大部分文章是质量不太过关的文字表达。
假设文章的质量也满足二八原则的话,得有80%的文章,质量不太过关。要是再考虑上眼下的大环境影响,怕是超过80%的文章,质量不过关。
还有好多人吵吵着鼓吹写作,尤其是鼓吹靠这个来赚钱的,面对这些广告文,更加要慎重点了,再美的好东西,也得看是否适合自己。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情,价值观很重要的,有良好的价值观,才能树立好的目标。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很多美国人的精神导师,他是美国的开国三杰之一,曾经被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富兰克林是杰出的企业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发明家,在很多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终生酷爱读书、孜孜不倦。
在富兰克林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对读书疯狂地热爱,城里面还有一个嗜读的孩子,名叫约翰科林斯,富兰克林跟科林斯就成了要好的朋友,经常就同一个问题,通过书信展开辩论。
有一次,富兰克林的父亲偶然看到他跟科林斯往来辩论的书信,看完后,父亲说富兰克林的拼写标点很标准,但是在词句优雅、条理清晰方面逊色于科林斯。
虽然富兰克林相信父亲说的是对的,但他还没有深刻地认识,直到他读了苏格拉底的很多著作,他恍然大悟,兴奋地学习到一种更高超的辩论技艺:用谦虚的话表达观点,永远不用绝对的、固执的句子来辩论。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谦虚的态度,才能让一个人保持理智地交流见闻,互相愉悦地谈话,固执己见的态度只会让你听不到别人的话。
富兰克林从此开始用谦虚的态度、严谨的逻辑来锻炼写作、辩论。在他的自传中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他读到蒲柏明的著作,书里有一句论述是这样的:
人们一定会受教,如果你没有教诲他们的样子。
对于他不知道的事情,便是说她忘记了
蒲柏明进一步劝告到:
说的虽然是确实的,也要用谦虚的词句。
因为缺少谦虚就是缺乏认识。
对于最后面这句话,一般人就简单地读过去了,但是富兰克林花了时间思考,感觉阐述地有些不妥当。
不谦虚的话没有辩解的余地,如果缺少谦虚就是缺乏见识。那么,“缺少见识”不正可以作为“缺少谦虚”的辩词吗?
于是,富兰克林把这句话改成了更加妥当的表述: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乏见识。
如果学会用逻辑恰当的标准要求自己,摆正态度,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相信这样的练习更加有意义。
共勉。
(完)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朱古力。
一枚互联网产品经理,跨界青年,积极乐观喜欢思考。
觉着不错,点击下方按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