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夏
高谈“努力”之道的时代,人人都听过很多道理,慷慨激昂的文字扬起胸中斗志,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远方,努力努力再努力。感动于自己的努力之时,回首望去,却还是不尽人意。
因为你的努力,只是看起来而已。
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看起来很努力,实则只是“假忙活”。
忙碌不等于努力,“努力”之道也有境界之分。
第一重为无为的忙碌。
朋友圈时常会吹过一阵“努力”风,熬夜赶论文、加班累成狗之流。也会看到顶着黑眼圈拖着疲惫不堪的躯体,继续奋斗的拼命三郎。斗志高昂、努力进取的正能量总是激励人心。
凌晨两点半,我在床上睡大觉,人家却在努力工作学习;每天一日三餐不能少,人家却忙得终日水米不进,想想不禁唏嘘,暗地里责怪自己不上进。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扪心自问真的需要这么忙碌?
和朋友聊起这些事,朋友淡淡道:“他们的努力,或许只是高消耗低效率的碌碌无为。”
熬夜加班是对白天散漫拖延的补偿,终日忙碌是先前任务堆积的后果。
可以高效完成的工作,一拖再拖,拖到深更半夜,第二天还要继续这种模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就好像高中时代,半夜学习,上课睡觉,别人看到的是你的不懈努力,自己得到的只有不尽人意的成绩。
炫耀着自己的努力,展现于他人,感动了自己。
可是,这种努力,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
第二重为忙碌的盲目
还有一部分人的努力,是真的很忙碌。
我有很多同学在准备今年的考研,甚至这个假期都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学习。前几天和考研大军中的一个朋友吃饭,聊到考研这件事,其实一直挺好奇她这个从小到大都讨厌背书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继续学习,她说:“我们班一半以上的人都考研,我也不想工作,就继续上学呗。”一边敞开胃口大吃,一边抱怨着每天做题堪比高三。努力着向大部分人看齐的她能吃掉三盘肉。
跟着别人的脚步努力走向自己的未来,似乎成了一种风尚。
听说体制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报了名买了书挤进千军万马去过这座独木桥;听说直播网红日进斗金,低投资高收入,便风风火火地拍视频做直播;听说北上广深机会多,发展快,挤破头颅在沙丁鱼罐头般的陌生城市谋取一席之地……
大家都去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就是好的吗?朝五晚九的奋力学习准备考研,真的是热爱学习喜欢读书,想要深造学习吗?或许有一部分人只是因为“大家都考,我也要考”的心态吧。
我们生来都是原创,却都活成了盗版。复制粘贴别人的思想,加载在自己身上,挥洒汗水努力得到的不过是满大街的爆品。
这种努力,只是忙碌却没有思想的随波逐流。
第三重为盲目的茫然
他们为生活忙碌,按部就班的营造一种“我真的很努力”的假象。
身边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去自习室、泡图书馆,背书刷题,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建造师证书”“导游证”“教室资格证”等等;常常奔波于各个社团或者各项活动,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周末做兼职打工赚钱,期末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感觉人生如此才不枉白来一遭,忙碌至此才是无悔的大学生活。
可是每每夜阑人静之时,褪去张牙舞爪的坚硬外壳,不得不直面心底,一切所谓的忙碌只不过是掩盖内心迷茫的借口罢了。
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吗?建立无数目标达成无数成就,却没有一个是想要的。
这种努力,只是困顿迷茫掩耳盗铃的无措。
❤
大多数人无法逃离这些“努力”怪圈,这些努力也许带来了生活的充实,却填不满生命的空虚。
没有效率的努力是无为的,
没有思想的努力是无力的,
没有方向的努力是无用的。
一路走来,或许应该停下来想想,满腔热血踏上的这段自以为通向未来征程是否只是在原地打转?
赫尔曼在《德米安》中写道: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终其一生,只为找到自我,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吧。
九重天上的努力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达到的,但在这之前至少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表面废寝忘食,内心烦躁不安。
努力真的很难,想要的东西没有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为自己的信仰不懈追求却是幸福的。所以收起“瞎忙活”,不要再无所谓的东西消耗激情。哪怕慢一点,
找到方向与目标,再昂起孤注一掷的信念,真正努力奔向前方。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