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结果已经出来了,终于可以在自己的2017年计划本上画一个圆满的结局。回想过去的一年,可能是我大学期间成长最快的一年。无论是从自制力,学习能力,心里承受能力,执行力,思维方式等都可以说是提高的最快的一年。可以说,很庆幸自己选择考研,很感谢过去一年默默努力的自己,感谢一路以来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仰望星空,勇敢的做一次选择
关于选择这个话题,因为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可选择的范围余地也就不同。考哪个学校?要不要跨专业?考哪个老师?能不能考上?….在决定考研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是的,这很难抉择。因为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做出什么选择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成功与失败就是概率问题而已。既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难以抉择,那不妨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最想要做什么?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的未来规划是什么?不要盲目从众,跟风而言,别人选择的路不一定适合你,人生是你自己的,做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就拿我自己举列吧,我就读于全国排名前十的医学院校之一,考研的时候我大概15%左右的同学选择考外校,但都是选那些排名在我们学校前面的学校,比如协和,上交。剩下的人都是选择本校,当然很大原因都是因为好一点的学校会对本校学生有保护政策,相比外校更容易考上研究生。当然,我没有免俗的选择了本校,不是因为本校容易,而是因为在我的人生规划里,我必须读研究生,所以我必须选择一个成功率够大的地方。接下来就是专业的选择,我仰望的星空是做肿瘤方面的研究,就意味着我要跨专业考研,虽然肿瘤方面也属于医学,但不是我们本科专业课内容,所以相当于从零开始。
在身边的同学都在备考专业课时,我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拿着自己的复习书到一个没有熟人的教室开始复习。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受到周围的人干扰,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喜欢这个方向,我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虽然这很难,可能过了三年,当初的同班同学都已经在不错的三甲医院上班了,我还在自己的研究中苦苦挣扎。
但是,这有什么呢?如果最后我们都会归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上下班打卡的平淡生活,那我希望在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为了理想,勇敢一次。这就是我选择的初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当你拼尽全力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复习,在质而不是量
在看了众多考研攻略以后,大多数人会开始给自己定小目标。英语复习几遍,专业课看几遍,政治刷几套题…等等。一个量化的目标固然是好的,可是,知识只有存在你的大脑里,能够用出来才是你的。所以,复习的时候应该更关注其质,定期给自己一个小检查,反馈所学的内容,然后把遗忘的知识点再次总结复习。
就医学类科目来说,因为其知识点细节而又繁琐,很多而且容易混淆。所以,及时的反馈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力,学习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复习周期。就我而言,我是每三天一次小的回顾复习,每周总结复习,每两周一个大总结。就这样复习,刚开始的时候是很慢,不过不要着急,第一遍复习,慢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第一遍把基础打好了,以后的二轮三轮复习的速度与效率才会高。如果你的每一轮复习都是有的放矢,那么越到后面你会越有信心。
阶段性计划,结构化调整
�很多考验经验贴里都提到过,初期该看什么书,中期该练习什么题,后期该怎样冲刺。那么,在浏览众多攻略以后,大部分人都会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我个人觉得计划表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这个表该怎么列呢?我的建议是,按照复习阶段来列表,一般是分为三个阶段,早,中,晚期。也可以是四个阶段,根据个人情况。一般来说,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把所有计划都列好,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嘛。所以,先计划初期,包括选定目标院校,专业,备考资料,复习参考书,认识相关学长学姐。然后,英语及专业课的打基础阶段,需要背那本单词,看什么语法书,专业课复习一遍,做好笔记等等。
中期:英语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及阅读,日常可以多浏览外文期刊,网站,提高阅读能力。政治基础较差的,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政治,先看知识点,辅助练习题。专业课的话,可以做大量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开始二轮复习。
后期:后期重点在于政治,因为政治都与当年的时事热点相关,所以越到后期才能越抓住重点。英语的作文大部分人也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准备,也完全来得及。剩下专业课冲刺练习,重在查缺补漏,如果你去前面两轮复习都是踏踏实实走过的话,那越到后面你的复习会越轻松。
以上,是个人概括性的经验总结,希望对你会有帮助。考研不易,希望你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当你拼尽全力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