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创伤都是一座宝藏,谁有勇气谁能挖到宝藏。让我对创伤有了新的认知,不再惧怕面对,埋藏创伤只会加剧痛苦,打开创伤才能疗愈。
失去生命的意义。我是一个不太知道生命意义的人,一路按部就班,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看了心理学的书籍听了心理学的课,我知道我要开始了解自己,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开始,不停地尝试和分辨,最终找到自己的意义。已经开始了,只是时间问题。
正常事件也会引发过去的反应。我喜欢大海,也敢下去玩儿耍,但对流动的河水却莫名的恐惧,总有会掉下去被吞噬的感觉,以至于跟老公孩子出去玩儿,我不敢靠近,他们靠近我也会双腿发抖。后来回忆小时候我知道了,第一次是我5岁左右吧,跟哥哥姐姐去水边玩儿,正好上游放水,我去捡一块掉了的香皂,差点被水冲走,被姐姐就上来,她被吓的大哭,而我觉得自己惹祸了,连哭都不敢,而这个情绪没人看见被深深地压住了。第二次是我10岁左右,带着我表弟去桥边玩儿,因为下雨,桥上过水,弟弟掉进去了,我跳下水把他拉出来,那个可能会失去弟弟的恐惧,一直在心里压着没人看见。因为表弟是我姨家三代单传的男孩,无法想象没救上来会怎么样?
对正常事件失去该有的反应。我跟金钱的关系有障碍,因为从小到大,金钱带给我的体验都不好,花钱对于我不太是享受,反而感觉很罪恶,会有一份愧疚感和不配得感。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切换一种心态,在花钱时,感谢金钱带给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谢自己有钱可以买需要的东西,慢慢有所好转。需要不断地建立和金钱的关系,让金钱与好的感受连接,把金钱用到更合适的地方。
无法融入人群。小时候我是一个特别爱凑热闹的人,去别人家或者别人来我家,我都会特别开心、兴奋。但逐渐长大的我,开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觉得太吵闹太烦躁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人多的地方,我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这是不是妈妈的原因,她一直不喜欢人多,从妈妈的观念里就是人多麻烦,就连去姥姥家,妈妈也会觉得会给我舅妈添麻烦。现在我会有意识的在人群中感受自己,让自己去到一个舒服的状态,也许这也是在提醒我,要重新学习人际关系的技能,学会合作。所以现在在自己家里,我会有意识的让孩子、老公帮忙,发出请求,让一家人一起合作,每个人出一份力,让这个家更好,不断体验合作的好处。
创伤有份特殊的意义在,是在提醒我们保护自己,当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爱自己,保护自己,创伤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