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鸟教基学练记考(第二节)-- 令人发懵的《学记》教育思想

虹鸟教基学练记考(第二节)-- 令人发懵的《学记》教育思想

 

跟着罗海阳教基不迷茫。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虹鸟招教的罗海阳,欢迎各位同学来到虹鸟教基学练记考的课堂。今天开始虹鸟系列微课的第二节,讲一下令人发懵的《学记》教育思想。学记是招教考试当中的一个重难点,而且学记的一些内容特别容易和第一节讲的“孔子的思想”搞混,我们在备考当中一定要注意区分。


另外,关于虹鸟教基记鸟训练班,如果大家想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关注虹鸟招教的官方账号。关于这系列微课的使用方法,如有不解,可以回头看一下前言小课,里面详细讲了这套课程该如何去学习,下面开始今天的课程。


前言小课里面讲过我们的学习环节主要为四个方面: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学主要是学《学记》的内容。《学记》这本书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地位,它成文于战国末期,也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再来看一下《学记》的作者,学习的作者叫乐正克,他是姓乐正名克,战国时期鲁国人,也是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是孟子的学生。思孟学派是子思和孟子这两个人物组成的一个学派,叫做思孟学。


对于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一共有12个点。


第一个是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意思是教化一个国家的民众,让他形成一定的风俗,他必须通过学习,通过教育,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性的体现。

第二个是建国教学为先这是阐述了教育政治的关系。含义是建立一个国家,要去教化这个国家的君主和民众。需要通过教学。

第三个是豫时孙主要体现在这句话里面,就是“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问题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做到未雨绸缪;

“时”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适 当时机,及时施教;

“孙”即教学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学习内容的难易和教学的逻辑性安排课程进度,做到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摩” 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第四个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阐释了启发式教学,看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君子之教,喻也”指对于君子的教育要是隐喻似的,不能直接的告诉他,要去引导他,不要去牵制他,要去鼓励他,而不是去压抑他。要去启发他,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不是直接让他去明白。


第五个是教学《学记》里有句话叫“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就是强调我们学习才知道自己有哪个地方不足。老师去进行教学,才知道哪个地方他自己是教不好的。

第六个是藏息相辅意思是讲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是我们上课和下课都要进行去学习好。

第七个是“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去发扬学生的长处,去用长处弥补学生的短处。

第八点是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于个人的影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是说人不经过学习,不经过教育,很多道理都是不明白的。

第九是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是一种教师观。

第十是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个其实强调学习的一个关键期,比如说语言发展有关键期,在一岁左右,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去学习语言,那之后可能很努力,但语言发展也不是特别好。

十一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其实是体现的量力性原则。意思是,如果说教给学生一个困难的东西,学生不知道,那可以暂时去舍弃困难的知识,先去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这个就是体现的是一个量力性。

十二个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个其实是强调的一个教学方法。是说学习的时候,如果只是自己的单独去需要,学的东西会很片面。

以上所讲的十二点的内容在考试当中常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在备考中,也是以这个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接着是第二步,就是“练”,下面是《学记》这一部分的练习题。


第一题,选项a是论语b是学记。谁是孟子第四大教学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是哪一本书呢?刚才我们讲《学记》这本书,应该选择第二个b选项。

第二题,是刚才讲的“藏息相辅”,指课内课外,是强调的课内课外相结合。这是学记里面的思想,应该选的是第三个《学记》。

第三题,在《学记》里面也强调过“教学相长”。应该选择是第一个《学记》。


以上是第二部分的“练”,这一部分相对来说,它的体型还是比较简单的。接下来是第三部分“记”,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其实也强调过“记”,它是一个记忆周期。其核心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只有在正确的时间点去进行复习。我们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着我们再来看关联记忆,就是关于《学记》知识点的一些关联点。


首先,第一个是教育与政治,这在教育学的第二章会再讲到。

第二个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学记》里面也讲到过启发的教学?叫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三个思想要做好区分,孔子的是“不奋不启,不悱不发”。

第三个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的其实就是人的发展速度,还有人与人之间发展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那这里面其实就是要强调我们要抓住人的发展关键期,那这个知识点也要和《学记》里面的思想产生关联,有时候考试会结合起来。

还有一个是劳伦兹印刻效应。这也是对关键期的研究,在教育心理学里面也会再讲到。劳伦兹的印刻效应主要是通过一些小动物去做的,比如说他做了一个小鸭子的实验。他让小鸭子一破壳,第一眼就看到自己,小鸭子会把劳伦兹认作自己的妈妈,然后一直跟着他。其实不止小鸭子有印刻效应,别的一些小动物也有,包括我们人。这里面其实通过这个效应说明人的发展,还有动物的发展都是有关键期的。

第四点是量力性教学原则。在教育学的第六章教学里面也会再讲道,刚才讲《学记》的量力性原则是“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在后面再讲到的教育学的时候,要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去看。

第五个关联知识点的就是第四章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里面的一个教育关系就是教学相长,我们学习里面也提到了教学相长。

接下来的知识点关联到孔子的循序渐进。孔子有循序渐进的思想,《学记》里面也有循序渐进的思想。

最后一个也是关联到教育学的内容,教育学里面的一个课内课外,也就是第九章的课内课外相结合。《学记》里面讲到“藏息相辅”,也讲到课内课外。

以上是关联的知识点,招教考试越来越灵活,会对比起来去考,所以我们记的时候,也要把它对比起来进行记忆。


第四个步骤是。这是对大家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一个分析,主要也是通过导图进行考察的。下面是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去填一填,看能不能填出来。对自己的吸收情况做出更进一步的考察。

到这里,学、练、记、考四个步骤也就讲完了。


招教之路,贵在有恒,

学习方法,学练记考。


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及时复习,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这节课程就到这,我们下一个知识点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钱薇旭 《学记》是一篇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全文1229字。它与...
    李元昌阅读 5,279评论 0 8
  • 《礼记·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白韵说学 《学记》内容概说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
    4b262d85aa4a阅读 4,247评论 0 8
  • 所谓原则,就是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
    悠游鱼阅读 7,939评论 0 4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
    金石明镜阅读 3,469评论 0 10
  •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
    难得清明阅读 2,118评论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