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致我的家乡(成长八)

        今天来说说什么话题呢?今天我想要写写我们家的邻居“靳叔叔”。

        从我小时候记事开始,靳叔叔都是不善言辞的形象。他一辈子没娶媳妇,前些年的时候,靳叔叔的父母还在世,感觉他们家还算温暖,即便邻居奶奶眼睛看不见,但她似乎是一位非常温柔的老太太,从没见过她发火。邻居奶奶的一辈子说幸福吧,其实在也操碎了心。邻居奶奶头婚生下了伏大伯,头任丈夫去世后,又招了一位姓靳的丈夫,生下的儿子就是靳叔叔。听家里的长辈讲过,靳叔叔一直读到了高中,后来因为伏大伯不想供他弟弟继续上学,靳叔叔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后来退学在家务农,照顾他年迈的父母。再后来,靳叔叔的父母相继去世,邻居家就剩下了靳叔叔。说来也怪,我们两家离的这么近,我都不清楚靳叔叔为什么一辈子没娶媳妇?我猜测是不是伏大伯没钱没弟弟娶媳妇,但也不好说。

       伏大伯家一儿一女,长得都很攒劲,“攒劲”二字在我们方言里表示仪表很好,但唯一遗憾的是,他们家的两个孩子都没上太多学,尤其是他们的女儿不会算账,所以婚后被丈夫协地定定的。细说起来,伏大伯家的儿媳和伏大伯的女儿是换亲。现在已经不怎么能听到换亲了,但在我父母那一辈,换亲是非常普遍的存在,说到底,还是物质的匮乏衍生了这种限制自由选择的婚姻模式。作为时代的佼佼者,我不能简单批判说这种婚姻模式不好,只能庆幸我们生活在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对象的时代,是祖国给了我们女性更多的底气,可以做更多以前只有男性干的工作。我们回归正题,为啥要穿插着说伏大伯家的组成情况,是因为靳叔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上开始向他大哥家靠拢,他自己的好地也给他的侄子种了,还听说他每年的微博收入还要给侄子上交一部分。现在还不好说等靳叔叔真的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的侄子会不会孝顺他的小叔叔呢!

        靳叔叔的侄媳妇养尊处优,在家里独大,公公婆婆连一间新房子都住不上,只能住在后院的小屋里,听说这侄媳妇还动手打过自己的婆婆呢!人心隔肚皮,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渴了不要指望梨儿,饿了不要指望侄儿!靳叔叔现在也才60岁左右,还没到人伺候的年龄,还看不来这侄子侄媳妇的态度,但愿靳叔叔身体健康,不要遭受太多的人世冷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