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John的"清晨朗讀會"看到了這篇文章Instead of Goals or Resolutions, Try Creating Rules,是在介紹如何用規則(rule)來完成目標,是個具體可行的方法。
這方法的優點在於,與其因為實現目標太多困難而苦思而停步不前,倒不如邊開火(do something)邊小步前進。
所謂的規則(rule) 是個事件觸發動作的條件,你規定自已當發生了什麼事或到了個時間點,就應該要做什麼事。
一個規則寫起來是「當我...應該... 」的形式,舉幾個例子:
寫作: 當我打開電腦坐下來,應該只開著文書編輯器,寫上20分鐘。
學英語: 當我在開車上下班途中,應該聽著英文錄音做朗讀練習。
閱讀: 當到了晚上21:30時,我應該關掉電腦、手機,準備躺上床閱讀我的書。
馬拉松跑步: 當我的鬧鐘在清晨六點響起,我應該起床出門開始跑步。
訓練思考能力: 當我起床刷完牙喝杯水後,應該就要開始"坐享"五分鐘。
訂了這些規則並不會就一定能完成目標,但這些規則能讓你動起來,比起在原地踏步,是能夠離目標更近點。
這有幾點踐行規則的建議:
- 一次一條規則 - 當規則執行了一、二週後,才來考慮下一條規則。
- 執行規則的時間宜短 - 對於較困難的事可以用5~20分鐘,對於簡單的事則訂長一點,但也最長也就30分鐘 (番茄工作法)
- 不完美主義 - 不追求百分百完美,而是逐步變更好。
- 使用手機上的提示app或寫便利貼 來做為執行規則的觸發工具
最近中心有些感觸
有些人生大道理乍聽之下真的滿簡單的,簡單到聽進耳裡就無視了,更可怕的是自已不知道自已無視了,然並卵。
直到讀"把時間當朋友"這書中,才猶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更深刻了解到什麼是「知易行難」,知道一件事的存在相對是容易的,但要踐行一件事則是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