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上学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我对于所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非常好奇,这似乎是一种没有任何限制于压迫的状态,但同时又和环境和社会相调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在我高中时期,看了一本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书很多遍,通书是寓言性质的,描述一位少年寻找天命的故事。这位少年遭遇过迷惑、挫折,但最后循着天命的征兆,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这两个书中得来的例子,都在隐隐约约告诉我:生命自有其生长的脉络,如果能找到自己的那一弯清源,顺流而下,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对于这样而成就的人,我们会冠以天赋使然的称赞。
我想如果想要找到自己的天命,或者说热情所在,大前提就是你认为自己感兴趣的、愿意投入热情的某个领域是存在的,而且你的身体、你的情绪、你的大脑都有与之的共鸣。那么,释放自己的天性,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身体的暗示就非常关键了。
但是现在盛行的想法是:自律。自律使人自由,通过自控和意志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有“逼”的含义在的,而且是在层层加高自己的内心的围墙,对消极的情绪压制与无视,确保自己任务能够准时完成。
曾经看到一句话是说:控制本身就是预示着失控。控制就像慢慢地逐渐地拉紧一根橡皮绳,等拉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崩掉,或者缩回原来的长度。控制与失控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
往这个方向想得越深,我越觉得现在盛行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论调的荒谬性。一方面承诺读者,如果这么做,你就能提高效率,并最后实现梦想;但是另一方面,却让读者压抑本性,控制自己,掌控时间。梦想应当是一种从心底焕发而出的动力,那么我们应当引导这种澎湃的动力,而非每日在加固自己的心防。
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本身的概念是正确的,但是方式错了。本来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应当是一种攻击,就像游戏中的特技一样。但是,现在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却是一种防御,防止使用者陷入混吃等死的状态。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愿望,所以对我来说每个看起来混吃等死,实际上还是有着积极的愿望的,只是他们的情绪负担过重。就像减肥一样,多吃了一个鸡腿,非常罪恶,越是有罪恶感,越有压力、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又想吃鸡腿,形成了一个负循环。现在的自我管理就像一个很严格的健身教练,粗暴地吼道:“吃什么吃,放下你手上的鸡腿”,通过恐惧让人停下动作。
我所期望的自我管理方式是一个温柔的小学老师,首先舒缓我的心,让我相信,相信未来,然后打破负循环的锁链,进入正向循环。